基于对话教学理论的语文对话教学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10页 |
1.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7-8页 |
2.选题的研究意义 | 第8页 |
3.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 第8-10页 |
1 对话教学理论概述 | 第10-18页 |
·传统教学的弊端 | 第10页 |
·对话教学产生的背景 | 第10-11页 |
·对话的时代精神 | 第10-11页 |
·教学理念的发展 | 第11页 |
·对话教学的理论渊源 | 第11-13页 |
·马丁布伯的对话哲学 | 第12页 |
·巴赫金的对话理论 | 第12页 |
·弗莱雷的对话教育理论 | 第12-13页 |
·哈贝马斯的对话交往理论 | 第13页 |
·当代活动心理学理论 | 第13页 |
·对话教学的内涵 | 第13-14页 |
·“对话”的含义 | 第13-14页 |
·“对话教学的内涵” | 第14页 |
·对话教学的基本特征 | 第14-15页 |
·民主与平等 | 第14页 |
·真诚与尊重 | 第14-15页 |
·互动与合作 | 第15页 |
·开放与生成 | 第15页 |
·对话教学模式概述 | 第15-18页 |
·对话教学的理性模式 | 第15-16页 |
·对话教学的“源-流-场”模式 | 第16-18页 |
2 对话教学理论引入语文教学的必要性 | 第18-20页 |
·对话教学理论对当前语文教学研究的理论指导 | 第18页 |
·语文教学的对话性 | 第18-20页 |
·语文教学目的的对话性 | 第19页 |
·语文教学内容的对话性 | 第19页 |
·语文教学活动的对话性 | 第19-20页 |
3 语文对话教学的概念和特征 | 第20-22页 |
·语文对话教学实施的概念 | 第20页 |
·语文对话教学实施的特征 | 第20-22页 |
4 语文对话教学的实施 | 第22-34页 |
·语文对话教学实施的过程 | 第22-27页 |
·语文对话教学主题的生成与表现方式 | 第22-24页 |
·营造良好的语文对话教学的环境 | 第24-26页 |
·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对话 | 第26-27页 |
·语文对话教学实施的方式 | 第27-28页 |
·教师与文本对话 | 第27页 |
·学生与文本对话 | 第27页 |
·教师与学生的对话 | 第27-28页 |
·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 第28页 |
·语文对话教学实施的评价 | 第28-34页 |
·评价的内涵 | 第28-29页 |
·评价的特征 | 第29-30页 |
·评价的功能 | 第30-31页 |
·评价的内容 | 第31-34页 |
5 语文课堂对话教学中的误区 | 第34-39页 |
·教师“霸权式”对话 | 第34-35页 |
·“聊天式”对话 | 第35页 |
·“放羊式”对话 | 第35-36页 |
·“盲目生成式”对话 | 第36-37页 |
·对话缺乏正确的价值导向 | 第37-39页 |
6 走出语文课堂对话教学误区的对策 | 第39-47页 |
·“对话”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 | 第39页 |
·正确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 第39-40页 |
·搭建民主平等的对话平台 | 第40-42页 |
·发挥教师在对话教学中的引导作用 | 第42-43页 |
·设置有价值的话题 | 第43-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