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综述、研究意义 | 第10-14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0-11页 |
一、语文教学内容 | 第10-11页 |
二、诗歌的要素 | 第11页 |
第二节 研究综述及研究意义 | 第11-14页 |
一、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第二章 诗歌教学内容的问题及其分析 | 第14-18页 |
第一节 初中与高中诗歌教学内容比较 | 第14页 |
第二节 各体裁选文教学内容比较(以人教版现行教材为例) | 第14页 |
第三节 以《在山的那边》为例进行的个案分析 | 第14-16页 |
第四节 特级教师课例之教学内容 | 第16-18页 |
第三章 中学语文诗歌教学内容改革方向探索 | 第18-34页 |
第一节 三个方向的提出 | 第18-19页 |
第二节 方向一:提高专业知识含量 | 第19-24页 |
一、语文知识辨析 | 第19-20页 |
二、专业知识的开发和融合 | 第20-24页 |
第三节 方向二:增加文化蕴藉 | 第24-29页 |
一、对"文化"的阐述 | 第24-25页 |
二、诗歌文化探寻 | 第25-29页 |
第四节 方向三:加强审美体验 | 第29-34页 |
一、诗歌要素的审美 | 第29-30页 |
二、诗歌审美体验简析——以苏轼《定风波》为例 | 第30-34页 |
第四章 从教学方法谈教学内容 | 第34-38页 |
第一节 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的关系 | 第34页 |
第二节 对几种传统鉴赏方法涉及的教学内容的批判 | 第34-36页 |
第三节 关于"整体感知"和"体验" | 第36-38页 |
第五章 关于诗歌教学中的语感与语识以及对文本的处理方式 | 第38-41页 |
第一节 诗歌教学中的语感与语识 | 第38-39页 |
第二节 对诗歌文本的处理方式 | 第39-41页 |
结束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附录 | 第44-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