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作文论文

建国后中学作文教学理论演变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导论第9-17页
 一、中学作文教学理论的内涵界定第9-11页
 二、中学作文教学理论研究的意义和现状第11-14页
 三、中学作文教学理论演变研究的研究方法第14页
 四、中学作文教学理论分期划分依据第14-17页
第一章 探索与新建时期的中学作文教学理论(1949—1965)第17-25页
 一、探索与新建时期中学作文教学理论发展的背景第17-18页
  (一) 建国初期"重道轻文"的作文教学第17-18页
  (二) 大跃进时期"浮夸成风"的作文教学第18页
  (三) 国民经济调整时期"调整巩固"的作文教学第18页
 二、探索与新建时期中学作文教学理论的主要内容第18-22页
  (一) 公共话语模式第18-20页
  (二) 实用主义模式第20-22页
 三、探索与新建时期中学作文教学理论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的形态第22-25页
  (一) 中学作文教学的培养目标第22-23页
  (二) 中学作文教学的具体要求第23-25页
第二章 挫折与恢复时期的中学作文教学理论(1966—1980)第25-35页
 一、挫折与恢复时期中学作文教学理论发展的背景第25-27页
  (一) 挫折时期中学作文教学理论发展的时代背景第25-27页
  (二) 恢复时期中学作文教学理论发展的时代背景第27页
 二、挫折与恢复时期中学作文教学理论的主要内容第27-30页
  (一) 实用观作文教学理论的恢复第28-29页
  (二) 作文基础知识论第29-30页
 三、挫折与恢复时期中学作文教学理论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的形态第30-35页
  (一) 对中学生作文能力的要求第30-31页
  (二) 对作文知识的安排第31-35页
第三章 发展与完善时期的中学作文教学理论(1981—1999)第35-49页
 一、发展与完善时期中学作文教学理论发展的背景第35-38页
  (一) 发展前提——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第35-36页
  (二) 发展依据——新时期以来写作学理论的四次大变革第36-38页
 二、发展与完善时期中学作文教学理论的主要内容第38-45页
  (一) 作文训练论第38-40页
  (二) 作文过程论第40-43页
  (三) 作文主体论第43-45页
 三、发展与完善时期中学作文教学理论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的形态第45-49页
  (一) 作文训练论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的形态第45-46页
  (二) 作文过程论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的形态第46-47页
  (三) 作文主体论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的形态第47-49页
第四章 改革与转型时期的中学作文教学理论(新世纪以来)第49-55页
 一、改革与转型时期中学作文教学理论发展的背景第49页
  (一) 新世纪以来的时代背景第49页
  (二) 新世纪以来的语文学科背景第49页
 二、改革与转型时期中学作文教学理论的主要内容第49-53页
  (一) 作文素质教育论第50-51页
  (二) 作文实践活动论第51-52页
  (三) 其它第52-53页
 三、改革与转型时期中学作文教学理论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的形态第53-55页
第五章 建国后中学作文教学理论的发展脉络第55-57页
 一、从单一理论主导到多元理论共生第55-56页
  (一) 中学作文教学理论种类的递增第55页
  (二) 中学作文教学理论体系的开始建立第55-56页
 二、从平面培养到多维立体发展第56页
 三、从注重作文知识技巧到建构作文心灵情感第56-57页
结语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后记第63-65页
读硕期间主要研究成果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提问内容层面研究
下一篇:中学语文诗歌教学内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