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4页 |
| 第一节 蒙山县概况 | 第9-10页 |
| 一、地理位置 | 第9页 |
| 二、历史沿革 | 第9页 |
| 三、民族及语言使用情况 | 第9-10页 |
| 第二节 前人研究综述 | 第10页 |
| 第三节 本文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和材料 | 第10-12页 |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 二、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 第四节 本文调查点及发音合作人简介 | 第12页 |
| 一、调查点简介 | 第12页 |
| 二、发音合作人简介 | 第12页 |
| 第五节 凡例 | 第12-14页 |
| 第二章 蒙山粤语的语音研究 | 第14-178页 |
| 第一节 蒙山县新圩镇新圩话的语音系统 | 第14-96页 |
| 一、新圩话声韵调 | 第14-16页 |
| 二、新圩话声韵调配合关系 | 第16-34页 |
| 三、新圩话同音字表 | 第34-61页 |
| 四、新圩话音系与中古音系的比较 | 第61-86页 |
| 五、新圩话的语音特点 | 第86-96页 |
| 第二节 蒙山县陈塘镇陈塘话的语音系统 | 第96-178页 |
| 一、陈塘话声韵调 | 第96-98页 |
| 二、陈塘话声韵调配合关系 | 第98-118页 |
| 三、陈塘话同音字表 | 第118-146页 |
| 四、陈塘话音系与中古音系的比较 | 第146-170页 |
| 五、陈塘话的语音特点 | 第170-178页 |
| 第三章 蒙山粤语的词汇研究 | 第178-476页 |
| 第一节 蒙山粤语的词汇特点 | 第178-207页 |
| 一、词语运用方面 | 第178-199页 |
| 二、词汇意义方面 | 第199-200页 |
| 三、造词理据方面 | 第200-207页 |
| 第二节 蒙山粤语的分类词表 | 第207-476页 |
| 一、天文 | 第208-213页 |
| 二、地理 | 第213-222页 |
| 三、时令时间 | 第222-231页 |
| 四、农业 | 第231-239页 |
| 五、植物 | 第239-261页 |
| 六、动物 | 第261-276页 |
| 七、房舍 | 第276-279页 |
| 八、器具、用品 | 第279-294页 |
| 九、称谓 | 第294-302页 |
| 十、亲属 | 第302-309页 |
| 十一、身体 | 第309-317页 |
| 十二、疾病、医疗 | 第317-325页 |
| 十三、衣服、穿戴 | 第325-333页 |
| 十四、饮食 | 第333-349页 |
| 十五、红白大事 | 第349-355页 |
| 十六、日常生活 | 第355-364页 |
| 十七、讼事 | 第364-367页 |
| 十八、交际 | 第367-370页 |
| 十九、商业、交通 | 第370-382页 |
| 二十、文化教育 | 第382-388页 |
| 二十一、文体活动 | 第388-396页 |
| 二十二、动作 | 第396-414页 |
| 二十三、位置 | 第414-418页 |
| 二十四、代词 | 第418-422页 |
| 二十五、形容词 | 第422-445页 |
| 二十六、副词、介词 | 第445-451页 |
| 二十七、连词 | 第451页 |
| 二十八、量词 | 第451-464页 |
| 二十九、附加成分 | 第464页 |
| 三十、数字和成语 | 第464-476页 |
| 第四章 蒙山粤语的语法研究 | 第476-560页 |
| 第一节 词法 | 第476-516页 |
| 一、名词词缀 | 第476-482页 |
| 二、动词重叠式 | 第482-484页 |
| 三、形容词生动形式 | 第484-489页 |
| 四、代词 | 第489-497页 |
| 五、数词 | 第497-499页 |
| 六、量词 | 第499-501页 |
| 七、副词 | 第501-507页 |
| 八、介词 | 第507-510页 |
| 九、连词 | 第510页 |
| 十、助词 | 第510-514页 |
| 十一、性状程度表示法 | 第514-515页 |
| 十二、词序 | 第515-516页 |
| 第二节 句法 | 第516-524页 |
| 一、语序 | 第516-517页 |
| 二、句式 | 第517-520页 |
| 三、句型 | 第520-524页 |
| 第三节 语法例句 | 第524-560页 |
| 一、新圩话语法例句 | 第524-541页 |
| 二、陈塘话语法例句 | 第541-560页 |
| 第五章 结语 | 第560-5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2-566页 |
| 附录 | 第566-615页 |
| 附录一 新圩话的语料标音 | 第566-597页 |
| 一、谚语 | 第566-576页 |
| 二、歇后语 | 第576-577页 |
| 三、谜语 | 第577-578页 |
| 四、歌谣 | 第578-588页 |
| 五、民间传说 | 第588-597页 |
| 附录二 陈塘话的语料标音 | 第597-602页 |
| 一、节日 | 第597-598页 |
| 二、婚庆 | 第598-599页 |
| 三、民间传说 | 第599-601页 |
| 四、对话 | 第601-602页 |
| 附录三 新圩话形容词的生动形式:AXX式、XXA式、AXY式 | 第602-611页 |
| 附录四 陈塘话形容词的生动形式:AXX式、XA式 | 第611-61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15-616页 |
| 后记 | 第616-6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