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引言 | 第10-11页 |
1、中学个性化作文教学的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个性化作文的含义 | 第11页 |
·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含义 | 第11-12页 |
2、中学个性化作文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12-21页 |
·两份调查问卷的设计和分析 | 第12-18页 |
·围绕个性化教学的问卷设计 | 第12页 |
·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12-18页 |
·来自学生的声音 | 第13-16页 |
·来自老师的意见 | 第16-18页 |
·两个教学实验的设计和分析 | 第18-20页 |
·教师布置命题的写作训练,以模式化作文为主导 | 第18-19页 |
·学生自主命题的写作训练,出现个性化作文倾向 | 第19-20页 |
·调查结果分析:个性缺失的作文教学现状 | 第20-21页 |
3、个性化作文教学无法开展的原因 | 第21-27页 |
·个性化作文教学无法开展的外在原因 | 第21-22页 |
·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 | 第21-22页 |
·当前教育理念的制约 | 第22页 |
·个性化作文教学无法开展的内在原因 | 第22-27页 |
·应试教育的整体性制约 | 第22-23页 |
·作文写作的应试导向 | 第22-23页 |
·作文评分标准的限制 | 第23页 |
·传统作文教学的习惯性影响 | 第23-25页 |
·机械化、程式化的师承教学模式 | 第23-24页 |
·多技法、少感受的应试教学方法 | 第24页 |
·重借鉴、轻自我的传统学习方式 | 第24-25页 |
·教师本身素养的局限 | 第25-27页 |
·对个性化作文教学的认知不足 | 第25页 |
·作文教学中存在消极心态 | 第25页 |
·教师自身能力的限制 | 第25-27页 |
4、个性化作文教学实践探索的理论依据 | 第27-30页 |
·中外传统教育的相关理论资源 | 第27-28页 |
·中国重要教育理论 | 第27-28页 |
·西方重要教育理论 | 第28页 |
·相关政策、法令的要求 | 第28-30页 |
·素质教育对作文教学个性化的要求 | 第28-29页 |
·新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个性化的规定 | 第29-30页 |
5、开展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实践策略 | 第30-36页 |
·个性化教学认知理念的建构 | 第30页 |
·人才培养的个性化理念 | 第30页 |
·作文教学的个性化理念 | 第30页 |
·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实践策略 | 第30-36页 |
·开发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作文教学校本教材 | 第30-31页 |
·以“取材身边,简单有效”为作文教材的编写目标 | 第31页 |
·一次具体的尝试——庄浪一中六十八周年校庆师生作品集《岁月如歌》 | 第31页 |
·读写并重,积累个性化知识 | 第31-33页 |
·个性化的阅读和利用课本资源 | 第31-32页 |
·课外主张“一千个读者有一个哈姆莱特”的个性阅读 | 第32-33页 |
·为学生提供写作交流的平台 | 第33页 |
·创新思维,做到个性化立意 | 第33-34页 |
·重塑语言,提高个性化表达 | 第34-35页 |
·多元评价,建立个性化评价 | 第35-36页 |
·评价要考虑发展性,落实到学生个人 | 第35页 |
·教师评语个性化,不以“阅”字结尾 | 第35页 |
·引导学生互评,师生共同赏析佳作 | 第35-36页 |
结语 | 第36-37页 |
附录(一) | 第37-43页 |
高中作文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学生版 | 第37-40页 |
高中作文教学现状调查问卷——教师版 | 第40-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