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8页 |
一、问题的提出 | 第11-18页 |
二、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 第18-26页 |
(一) 研究的过程 | 第18-19页 |
(二) 研究的方法 | 第19-26页 |
注释 | 第26-28页 |
第二章 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 第28-55页 |
一、掌握学习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基础及社会历史背景分析 | 第28-32页 |
(一) 掌握学习理论形成和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28-30页 |
(二) 促使布卢姆创立掌握学习理论的社会历史背景分析 | 第30-32页 |
二、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过程 | 第32-54页 |
(一) 初创期(1968—1971 年) | 第32-36页 |
(二) 形成期(1971--1976) | 第36-47页 |
(三) 发展期(1976 年以后) | 第47-54页 |
注释 | 第54-55页 |
第三章 掌握学习理论的实质及效果 | 第55-63页 |
一、掌握学习理论的实质 | 第55-58页 |
(一) 掌握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 | 第55-57页 |
(二) 掌握学习理论的实施过程 | 第57-58页 |
二、掌握学习理论的效果 | 第58-62页 |
(一) 掌握学习理论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 第58-60页 |
(二) 掌握学习理论对教师的影响 | 第60-61页 |
(三) 掌握学习理论对师生关系的影响 | 第61-62页 |
注释 | 第62-63页 |
第四章 对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的评价 | 第63-77页 |
一、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的特色及影响 | 第63-67页 |
(一) 掌握学习理论的特色 | 第63-66页 |
(二) 掌握学习理论的重大影响 | 第66-67页 |
二、布卢姆掌握学习理论的贡献及相关原因分析 | 第67-75页 |
(一) 掌握学习理论对教育教学理论科学化的贡献 | 第67-73页 |
(二) 掌握学习理论在教育界产生轰动的原因分析 | 第73-75页 |
注释 | 第75-77页 |
结语 | 第77-87页 |
一、我国教学理论的理论基础需要进一步的拓宽夯实、综合化 | 第77-78页 |
二、我国教育研究工作者需要进一步加快教学理论科学化的步伐,为我国当前中小学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提供理论的导航 | 第78-85页 |
(一) 我国教学理论的研究要面向中小学教学改革的实际,教育理论研究要与教育实践研究相结合 | 第78-80页 |
(二) 教师要相信所有学生都能学会所规定学习任务的能力 | 第80-81页 |
(三) 中小学教师应依据教育教学规律,对学生因材施教 | 第81-82页 |
(四) 中小学教师要建立新的评价观,使教育评价真正的为教学改革服务,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服务 | 第82-83页 |
(五) 中小学教师要成为终身学习的典范 | 第83-84页 |
(六) 素质教育改革呼唤有一种优美的外部环境 | 第84-85页 |
注释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2-93页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