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3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1-13页 |
| ·农村教育的发展需要特岗教师 | 第11页 |
| ·特岗教师的专业发展亟待研究 | 第11-12页 |
| ·个人的兴趣 | 第12-13页 |
|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 ·理论意义 | 第13页 |
| ·现实意义 | 第13页 |
| ·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 ·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 第13-15页 |
| ·关于我国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 第15-17页 |
| ·关于特岗教师的研究 | 第17-18页 |
|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8-20页 |
| ·特岗教师 | 第18-19页 |
| ·教师专业发展 | 第19页 |
| ·特岗教师专业发展 | 第19-20页 |
|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 ·研究思路 | 第20页 |
|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1-23页 |
| 第二章 “我”的“特岗”生活之路 | 第23-41页 |
| ·茹老师:风雨特岗路 | 第23-28页 |
| ·风雨中的选择 | 第23-25页 |
| ·风雨中的思考 | 第25-26页 |
| ·彩虹初露 | 第26-28页 |
| ·张老师:路,继续前行 | 第28-34页 |
| ·初印象 | 第28页 |
| ·拮据的日子 | 第28-32页 |
| ·被抛弃的婚姻 | 第32-33页 |
| ·“村里人”文化 | 第33-34页 |
| ·王老师:改变自己 | 第34-37页 |
| ·“我”的三年特岗生涯 | 第34-36页 |
| ·无人问津的宿舍门 | 第36-37页 |
| ·“飞鸽牌”与“永久牌” | 第37页 |
| ·启示 | 第37-41页 |
| ·“特岗教师工资待遇不高” | 第37-38页 |
| ·“无处安放的青春” | 第38-39页 |
| ·“我们想要的更多的是关心” | 第39-41页 |
| 第三章 “我”的“特岗”教学之路 | 第41-55页 |
| ·茹老师:“我”的教学经历 | 第41-45页 |
| ·所教非所学 | 第41-42页 |
| ·“我”的第一堂课 | 第42页 |
| ·君宝的故事 | 第42-45页 |
| ·张老师:“我”的教学“摸索”历程 | 第45-50页 |
| ·教学科目转换 | 第45-46页 |
| ·班级管理 | 第46-49页 |
|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 第49-50页 |
| ·王老师: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 第50-52页 |
| ·第一堂课 | 第50页 |
| ·繁重的工作任务 | 第50-51页 |
| ·想法被扼杀在摇篮里 | 第51-52页 |
| ·启示 | 第52-55页 |
| ·“爱与责任” | 第52-53页 |
| ·“不和谐的教师文化” | 第53页 |
| ·“给特岗教师减负” | 第53-55页 |
| 第四章 “我”的“特岗”发展之路 | 第55-69页 |
| ·茹老师:静待花开 | 第55-59页 |
| ·“我”和国培计划 | 第55-57页 |
| ·“我”的发展自述 | 第57-59页 |
| ·张老师:寄希望于教育 | 第59-61页 |
| ·“我”对培训的认识 | 第59-60页 |
| ·“我”的发展自述 | 第60-61页 |
| ·王老师:寻找出路 | 第61-65页 |
| ·启示 | 第65-69页 |
| ·“培训少且没有实用性” | 第65-66页 |
| ·“自主专业发展意识强” | 第66页 |
| ·“入职时缺少有经验的教师指导” | 第66-67页 |
| ·“网络成为特岗教师发展的新生力量” | 第67-69页 |
| 第五章 期待蜕变:促进特岗教师专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 第69-79页 |
| ·各级政府的重视:特岗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 第69-71页 |
| ·提高特岗教师的工资待遇 | 第69-70页 |
| ·增加培训的有效性 | 第70-71页 |
| ·学校内部“环境”的优化:特岗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剂 | 第71-75页 |
| ·重视特岗教师专业发展 | 第72页 |
| ·转变区别对待的思想观念,增加人文关怀 | 第72-73页 |
| ·建立师徒制的学习共同体 | 第73-74页 |
| ·塑造良好的学校文化氛围 | 第74-75页 |
| ·自主专业发展:特岗教师在自主发展中成长 | 第75-79页 |
| ·树立自主发展意识 | 第75-76页 |
| ·自觉地进行深度的反思 | 第76页 |
| ·通过网络推动自我发展 | 第76-77页 |
| ·自觉地学习和读书、参加培训 | 第77-79页 |
| 结语 | 第79-81页 |
| 参考文献 | 第81-85页 |
| 附录 访谈提纲 | 第85-87页 |
| 后记 | 第87-8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9-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