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初中诗歌课堂中教师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评价体系研究

摘要第1-5页
英文摘要第5-7页
目录第7-9页
第一章 引言第9-13页
 一、研究背景与目标第9-11页
  (一) 研究背景第9-10页
  (二) 研究目标第10-11页
 二、研究问题第11页
 三、研究意义第11-12页
  (一) 现实意义第11页
  (二) 理论意义第11-12页
 四、论文结构第12-13页
第二章 研究现状及关键词界定第13-18页
 一、信息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研究综述第13-16页
  (一) 早期的研究成果及论文第13-14页
  (二) 近期的研究成果及论文第14-15页
  (三) 存在的不足第15-16页
 二、对“有效应用”的界定第16-18页
  (一) “有效”在相关文献中的界定第16-17页
  (二) 信息技术在初中诗歌课堂教学中有效应用的特征第17-18页
第三章 教师在初中诗歌课堂中信息技术应用现状调查第18-22页
 一、研究过程第18-19页
  (一) 样本的选择第18页
  (二) 观察与分析第18-19页
 二、调查研究结果第19-22页
  (一) 信息技术在初中诗歌课堂教学中常用环节第19-20页
  (二) 存在的问题第20页
  (三) 影响教师“有效”应用信息技术的因素第20-22页
第四章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第22-38页
 一、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理论基础第22-24页
  (一) 文本的语文核心价值理论第22-23页
  (二) 闫寒冰“助学事件”理论第23-24页
 二、评价指标的设计第24-36页
  (一) 评价的目的和对象第24-25页
  (二) 评价指标设计的原则第25-26页
  (三) 评价指标体系的维度确定第26页
  (四) 初拟评价指标第26-27页
  (五) 确定评价指标重要度第27-30页
  (六) 最终确定的评价指标第30-36页
 三、评价指标体系分析第36-38页
  (一) 本指标体系的特点第36-37页
  (二) 本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第37-38页
第五章 评价指标的实证研究第38-42页
 一、实证研究的方法第38-39页
  (一) 样本的选择第38页
  (二) 所采用的工具第38-39页
  (三) 实施过程第39页
 二、实证结果统计与分析第39-42页
  (一) 实用性结果分析第39-40页
  (二) 引导性结果分析第40-42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42-44页
 一、研究取得的成果与不足第42-43页
  (一) 研究取得的成果第42页
  (二) 研究中存在的不足第42-43页
 二、研究的后续展望第43-44页
参考文献第44-46页
附录第46-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网络环境下初中物理主题教学模式研究
下一篇:高阶思维能力培养取向的高中生物虚拟实验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