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5页 |
中文文摘 | 第5-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绪论 | 第8-20页 |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的意义 | 第8-10页 |
二、研究现状分析 | 第10-17页 |
三、研究目的、思路、内容和方法 | 第17-20页 |
第一章 语言测试的反拨作用理论 | 第20-30页 |
第一节 反拨作用的相关概念 | 第20-24页 |
一、反拨作用的定义 | 第20-21页 |
二、反拨作用的有关性质 | 第21-24页 |
第二节 反拨作用与影响的区别 | 第24页 |
第三节 语言测试反拨作用的机制 | 第24-30页 |
一、Huhges的“3P模式” | 第25页 |
二、Alderson和Wall(1993)的反拨作用假设 | 第25-26页 |
三、Bailey的反拨作用基本模式 | 第26-27页 |
四、Green的反拨作用性质、可变性及强度模式 | 第27-28页 |
五、Shih的学生学习的反拨作用模式 | 第28-30页 |
第二章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PRETCO) | 第30-40页 |
第一节 英语考试的发展历程 | 第30-31页 |
第二节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的实施背景 | 第31-33页 |
一、中国加入WTO,高职教育面临开放市场挑战 | 第31-32页 |
二、高等教育扩招,高职教育质量面临严峻考验 | 第32-33页 |
三、英语教学“一条龙”改革,高职英语改革势在必行 | 第33页 |
第三节 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分析 | 第33-40页 |
一、PRETCO的属性和本质 | 第33-35页 |
二、PRETCO-B级试题项目构成 | 第35-40页 |
第三章 PRETCO-B级对福建民办高职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调查结果分析 | 第40-62页 |
第一节 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40-54页 |
一、福建民办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概况 | 第40-42页 |
二、福建民办高职学生对PRETCO-B级的认识 | 第42-45页 |
三、PRETCO-B级对学习不同方面的影响 | 第45-48页 |
四、PRETCO-B级对学习认知系统的影响 | 第48-50页 |
五、PRETCO-B级对学习动力系统的影响 | 第50-54页 |
第二节 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 第54-62页 |
一、福建民办高职英语教学概况 | 第54-55页 |
二、福建民办高职英语教师对PRETCO-B级的认识 | 第55-57页 |
三、PRETCO-B级对教学不同方面的影响 | 第57-60页 |
四、PRETCO-B级对教学动力系统的影响 | 第60-62页 |
第四章 PRETCO-B级对民办高职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及启示 | 第62-72页 |
第一节 PRETCO-B级对民办高职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 | 第62-67页 |
一、对学习的正面反拨作用 | 第62-64页 |
二、对学习的负面反拨作用 | 第64-65页 |
三、对教学的正面反拨作用 | 第65-66页 |
四、对教学的负面反拨作用 | 第66-67页 |
第二节 PRETCO-B级对民办高职英语教学反拨作用的启示 | 第67-72页 |
一、对考试本身的启示 | 第67-68页 |
二、对学生的启示 | 第68-69页 |
三、对教师的启示 | 第69-70页 |
四、对管理者的启示 | 第70-72页 |
结语 | 第72-74页 |
附录1 | 第74-78页 |
附录2 | 第78-82页 |
附录3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0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90-92页 |
致谢 | 第92-94页 |
个人简历 | 第94-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