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作文论文

我国高考作文的价值取向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6页
目录第6-9页
图表目录第9-11页
第一章 导言第11-22页
 第一节 研究缘起第11-12页
  一、基于高考作文的特殊性与重要性第11-12页
  二、基于个人兴趣第12页
 第二节 选题意义第12-13页
  一、理论意义第12-13页
  二、实践意义第13页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3-14页
  一、研究思路第13页
  二、研究方法第13-14页
 第四节 概念界定第14-16页
  一、我国高考作文第14页
  二、价值取向第14-15页
  三、社会控制第15-16页
 第五节 研究综述第16-22页
  一、高考作文的相关研究第16-20页
  二、高考作文价值取向的相关研究第20页
  三、对已有研究的述评第20-22页
第二章 高考作文价值取向的统计分析第22-36页
 第一节 研究设计第22-24页
  一、分析的框架第22-23页
  二、分析的素材与维度第23-24页
 第二节 统计分析第24-36页
  一、统计方法第24页
  二、统计结果第24-30页
  三、高考优秀作文价值取向的统计分析第30-33页
  四、高考另类作文价值取向统计分析第33-36页
第三章 高考作文价值取向的内容分析第36-59页
 第一节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分析第36-38页
 第二节 高考作文个体我价值取向分析第38-45页
  一、无私奉献第38-39页
  二、勤劳刻苦、坚毅勇敢第39-40页
  三、立志敬业第40-42页
  四、独特个性、科学创新第42-45页
 第三节 高考作文社会我价值取向分析第45-54页
  一、爱国主义第45-46页
  二、热爱共产党、领袖第46-49页
  三、民主自由、多元开放第49-51页
  四、男性中心第51-54页
 第四节 高考作文自然环境价值取向分析第54-57页
  一、自然环境价值取向的频率统计第54-56页
  二、自然环境价值取向的作文分析第56-57页
 第五节 试题、考生作文中各价值取向的排序情况第57-59页
  一、个体我价值取向的排序对比分析第57-58页
  二、社会我价值取向的排序对比分析第58-59页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规训控制”还是“个性自由”?第59-66页
 第一节 高考作文价值取向的分析结论第59-61页
  一、高考作文价值取向受到国家有效的控制第59页
  二、高考作文超越社会价值取向凸显第59-60页
  三、高考作文协商意识价值取向觉醒第60页
  四、高考作文自然环境价值取向崭露头角第60-61页
 第二节 高考作文的社会功能:社会控制的中介第61-63页
  一、高考作文经由专人命制,维护社会意识形态第61页
  二、高考作文经过严格筛选,体现国家价值观念第61-62页
  三、高考作文细化评分标准,导控考生写作规范第62-63页
 第三节 高考作文价值取向的深入讨论第63-66页
  一、“适应”还是“超越”?第63-64页
  二、“控制”还是“协商”?第64-66页
第五章 高考作文价值取向的完善建议第66-71页
 第一节 试题内容选择的“多元化时代”第66-67页
  一、生命理念第66页
  二、和平理念第66-67页
  三、法制观念第67页
 第二节 命题方式呈现的“后命题时代”第67-71页
  一、关注生活细节第68-69页
  二、走向普世价值第69页
  三、减少性别偏见第69-71页
结语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75页
附录第75-83页
后记第83-84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阶段普职融通的实现路径研究
下一篇:中小学技术教师专业化培养的国际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