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教师、班主任论文

中小学技术教师专业化培养的国际比较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部分 绪论第9-24页
 一、选题缘由第9-11页
  (一) 理论之需求:技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诉求第9-10页
  (二) 现实之呼唤:中小学技术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第10页
  (三) 他国之经验:美、英、日、韩四国中小学技术教师专业化培养的成熟经验第10-11页
  (四) 个人之经历第11页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第11-19页
  (一) 国内外有关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培养的研究综述第12-14页
  (二) 国内外有关中小学技术教师专业化培养的研究综述第14-19页
   1. 有关我国中小学技术教师专业化培养的研究第14-16页
   2. 有关国外中小学技术教师专业化培养的研究第16-18页
   3. 现有研究的综述与评析第18-19页
 三、核心概念界定第19-21页
  (一) 教师教育第19-20页
  (二) 教师专业化培养第20-21页
   1. 教师专业化培养第20页
   2. 教师培养与教师培训第20-21页
  (三) 中小学技术教师专业化培养第21页
   1. 中小学技术教师第21页
   2. 中小学技术教师专业化培养第21页
 四、主要研究方法第21-24页
  (一) 比较研究法第21-22页
  (二) 文献法第22-23页
  (三) 访谈法第23-24页
第二部分 美、英、日、韩中小学技术教师专业化培养的概况第24-54页
 一、美国中小学技术教师专业化培养的概况第24-30页
  (一) 美国中小学教师培养概况第24-25页
  (二) 美国中小学技术教师培养概况第25-28页
   1. 培养机构第25-26页
   2. 培养目标第26页
   3. 培养模式第26-27页
   4. 课程设置第27-28页
  (三) 美国技术教师资格制度第28-29页
  (四) 美国中小学技术教师培养的特色第29-30页
 二、英国中小学技术教师专业化培养的概况第30-38页
  (一) 英国中小学教师培养概况第30-31页
  (二) 英国中小学技术教师培养概况第31-36页
   1. 培养机构第31-32页
   2. 培养目标第32-33页
   3. 培养模式第33-34页
   4. 培养课程第34-36页
  (三) 英国技术教师资格制度第36-37页
  (四) 英国中小学技术教师培养的特色第37-38页
 三、日本中小学技术教师专业化培养的概况第38-46页
  (一) 日本中小学教师培养概况第39-40页
  (二) 日本中小学技术教师培养概况第40-44页
   1. 培养机构第41页
   2. 培养目标第41页
   3. 培养模式第41-42页
   4. 培养课程第42-44页
  (三) 日本技术教师资格制度第44-45页
  (四) 日本中小学技术教师培养的特色第45-46页
 四、韩国中小学技术教师专业化培养的概况第46-54页
  (一) 韩国中小学教师培养概况第46-47页
  (二) 韩国中小学技术教师培养概况第47-52页
   1. 培养机构第47-48页
   2. 培养目标第48页
   3. 培养模式第48-49页
   4. 培养课程第49-52页
  (三) 韩国技术教师资格制度第52-53页
  (四) 韩国中小学技术教师培养的特色第53-54页
第三部分 四国中小学技术教师专业化培养的比较与分析第54-68页
 一、四国中小学技术教师专业化培养目标的比较与分析第54-56页
 二、四国中小学技术教师专业化培养模式的比较与分析第56-59页
 三、四国中小学技术教师专业化培养课程设置的比较与分析第59-64页
  (一) 四国通识类课程设置的比较与分析第60页
  (二) 四国专业类课程设置的比较与分析第60-62页
  (三) 四国教育类课程设置的比较与分析第62-63页
  (四) 四国实践类课程设置的比较与分析第63-64页
 四、四国中小学技术教师资格制度的比较与分析第64-68页
第四部分 借鉴四国经验推进我国中小学技术教师专业化培养的建议第68-81页
 一、我国中小学技术教师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68-70页
 二、我国中小学技术教师专业化培养的建议第70-81页
  (一) 灵活设置培养路径第71-72页
   1. 由师范院校联合其他机构合作开设专门的技术教师教育专业第71-72页
   2. 由综合大学开设专门的技术教师教育专业第72页
  (二) 确立综合素养的培养目标第72-74页
   1. 思想素养第72-73页
   2. 身心素养第73页
   3. 知识素养第73页
   4. 技术素养第73-74页
  (三) 构建“(2.5 +0.5+1)+2”的培养模式第74-78页
   1. “2.5+0.5+1”四年制本科培养模式第74-76页
   2. 两年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第76-78页
  (四) 完善我国中小学技术教师资格制度第78-81页
   1. 实施“双证书”技术教师资格第78-79页
   2. 建立能力(实践)本位的认证标准第79-80页
   3. 实行教师资格定期认证制度第80-81页
结语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9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89-90页
致谢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高考作文的价值取向研究
下一篇:初中生高层次数学思维的界定研究--基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的分析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