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汽车发动机论文--往复式发动机论文--部件、零件论文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模态减振分析与优化设计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符号说明第7-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5页
   ·引言第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本文所做工作第13-15页
     ·问题的提出第13-14页
     ·本文所做工作第14-15页
第二章 ANSYS功能介绍第15-23页
   ·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第15页
   ·优化设计简介第15-16页
   ·ANSYS功能简介第16-21页
     ·前处理Prep7第17-18页
     ·求解SOLUTION第18-20页
     ·后处理POST1和POST36第20页
     ·优化设计Design Opt第20-21页
   ·APDL参数语言的使用第21-23页
第三章 4D20动力总成等效体的建立第23-38页
   ·悬置元件安装位置的选择第23页
   ·悬置元件刚度的动静比的确定第23-25页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等效模型建立的原理第25-29页
     ·惯性解耦及等效体参数计算第26-28页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等效模型建立的方法第28-29页
   ·动力总成系统质心与惯性参数的测量第29-32页
     ·三线摇摆法测量转动惯矩的原理第29-30页
     ·质心及转动惯量的测量第30-32页
     ·4D20动力总成等效惯性体参数计算第32页
   ·4D20悬置系统有限元等效模型的建立第32-36页
     ·模型的建立第32-35页
     ·惯性参数检验第35-36页
   ·小结第36-38页
第四章 4D20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模态分析第38-52页
   ·模态分析的原理第38-39页
   ·模态频率及振型提取第39-43页
     ·模态求解第39-40页
     ·振型求解第40-43页
   ·解耦度计算第43-45页
   ·悬置系统的模态优化第45-51页
     ·以刚度为设计变量的模态优化第47-49页
     ·以悬置位置为设计变量的模态优化第49-51页
   ·小结第51-52页
第五章 响应分析与减振优化第52-74页
   ·动力响应分析中的阻尼第52-54页
   ·发动机工作激励第54-58页
     ·激励的等效第54-57页
     ·激励的施加第57-58页
   ·响应分析第58-62页
   ·减振优化第62-73页
     ·以悬置元件刚度为设计变量的减振优化第63-67页
     ·以悬置元件安装位置为设计变量的减振优化第67-73页
   ·小结第73-74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4-76页
   ·总结第74页
   ·展望第74-76页
参考文献第76-79页
致谢第79-8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自由活塞能量转换器的运动控制研究
下一篇:基于Pro/E的低速载货车车厢参数化设计系统的研究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