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汽车工程论文--各种汽车论文--载货汽车论文

基于Pro/E的低速载货车车厢参数化设计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第一章 前言第11-20页
   ·课题背景第11-12页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2页
   ·国内外相关技术研究现状第12-18页
     ·CAD技术发展历程和趋势第12-14页
     ·国内CAD技术应用现状第14-15页
     ·参数化技术研究现状第15-16页
     ·Pro/E二次开发技术研究现状第16-18页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8-20页
     ·论文的主要内容第18-19页
     ·技术路线第19-20页
第二章 车厢参数化设计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第20-30页
   ·系统的功能分析第20页
   ·系统开发方法第20-21页
   ·支撑平台和开发工具的选择第21-23页
     ·支撑平台的选择第21-23页
     ·开发工具的选择第23页
   ·数据库工具的选择第23-24页
   ·系统的总体设计第24-28页
     ·低速载货车车厢结构简述第24-27页
       ·车厢结构特点第24-27页
       ·车厢零部件展开第27页
     ·系统总体结构第27-28页
   ·系统运行环境第28-29页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车厢参数化设计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应用第30-51页
   ·Pro/ENGINEER二次开发技术第30-35页
     ·Pro/E二次开发概述第30页
     ·Pro/E二次开发工具第30-32页
     ·Pro/TOOLKIT二次开发开发方法和技术手段第32-33页
       ·开发方法第32-33页
       ·开发技术和手段第33页
     ·利用Pro/TOOLKIT实现参数化设计流程第33-35页
   ·基于Pro/TOOLKIT二次开发步骤第35-48页
     ·Pro/TOOLKIT应用程序的开发过程第35-39页
     ·基于Pro/TOOLKIT二次开发的关键技术第39-48页
       ·系统菜单设计第39-43页
       ·对话框技术及其实现第43-45页
       ·参数的检索与模型的更新第45-48页
   ·数据库管理系统及ADO数据库访问技术第48-50页
     ·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第48页
     ·ADO数据库访问技术第48-50页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四章 低速载货车车厢参数化设计系统的实现第51-67页
   ·系统实现整体思路第51页
   ·车厢三维参数化模型的建立第51-55页
     ·参数化设计概述第51-52页
     ·参数化特征建模技术第52页
     ·车厢模型的建立第52-55页
       ·参数分析第52-53页
       ·模型的建立第53-55页
   ·数据库的建立第55-56页
   ·Pro/TOOLKIT应用程序设计第56-64页
   ·细化设计第64-66页
     ·生成工程图第64-65页
     ·创建B.O.M表格式第65-66页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五章 系统的应用与功能的实现第67-72页
   ·系统登陆界面第67-68页
   ·系统运行实例第68-70页
   ·自动生成工程图第70-71页
   ·本章小结第71-72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72-73页
   ·全文总结第72页
   ·研究展望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模态减振分析与优化设计
下一篇:鑫广达南宁公司北京现代I30新车发布会项目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