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一、引言 | 第9-17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9-12页 |
1. 地理教育中更加重视可持续发展教育 | 第9-10页 |
2. 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 第10-12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 已有的研究成果 | 第12-13页 |
2.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3-15页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6页 |
1.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四) 研究意义 | 第16页 |
(五)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二、《地理Ⅲ》学案作业题的设计 | 第17-24页 |
(一) 《地理Ⅲ》内容与目标分析 | 第17-18页 |
1. 《地理Ⅲ》内容 | 第17页 |
2. 《地理Ⅲ》目标 | 第17-18页 |
(二) 《地理Ⅲ》地理思想与方法分析 | 第18-20页 |
1. 《地理Ⅲ》的地理思想 | 第18-19页 |
2. 《地理三》的地理方法 | 第19-20页 |
(三) 《地理Ⅲ》学案作业设计的原则 | 第20-24页 |
1. 以《课标》中对应的“标准”为依据进行设计的原则 | 第20-21页 |
2. 以区域地理原则与方法进行应用的原则 | 第21-22页 |
3. 与乡土地理知识结合进行案例分析的原则 | 第22-24页 |
三、《地理Ⅲ》学案作业题的特点分析 | 第24-39页 |
(一) 《地理Ⅲ》学案作业功能分析 | 第24-26页 |
1. 基于认知领域功能的《地理Ⅲ》学案作业分析 | 第24页 |
2. 基于动作技能领域功能的《地理Ⅲ》学案作业分析 | 第24-25页 |
3. 基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功能的《地理Ⅲ》学案作业分析 | 第25页 |
4. 《地理Ⅲ》学案作业功能类型统计 | 第25-26页 |
(二) 《地理Ⅲ》学案作业形式分析 | 第26-29页 |
1. 口头作业类 | 第26-27页 |
2. 书面作业类 | 第27-28页 |
3. 操作与实践类作业 | 第28页 |
4. 《地理Ⅲ》学案作业形式分析 | 第28-29页 |
(三) 《地理Ⅲ》学案作业设计的结构分析 | 第29-35页 |
1. 学习目标 | 第29-30页 |
2. 自主学习 | 第30-31页 |
3. 学会学习 | 第31-32页 |
4. 课堂练习 | 第32页 |
5. 选做题 | 第32-34页 |
6. 学习小结 | 第34页 |
7. 学案作业设计的结构分析 | 第34-35页 |
(四) 《地理Ⅲ》学案作业设计的特征 | 第35-39页 |
1. 区域地理中更加强调技能与情感方面能力的培养 | 第35-36页 |
2. 作业形式上,更加注重学生实践与操作能力的培养 | 第36-37页 |
3. 内容结构上,“学会学习”是区域地理学习的关键 | 第37-39页 |
四、《地理Ⅲ》学案作业设计的几点启示 | 第39-42页 |
(一) 《地理Ⅲ》学案作业是学生与教师发展的抓手 | 第39页 |
(二) 《地理Ⅲ》学案作业更加注重教学过程的思想 | 第39-40页 |
(三) 《地理Ⅲ》学案作业设计体现《地理Ⅲ》的思想与方法 | 第40-42页 |
1. 目标方面 | 第40页 |
2. 内容方面 | 第40-41页 |
3. 形式方面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附录 | 第44-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