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7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1. 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性 | 第11-12页 |
2. 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实现“教学相长”目标的必然途径 | 第12页 |
(二) 文献综述 | 第12-14页 |
1. 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2. 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化定义 | 第13页 |
3. 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目标 | 第13-14页 |
(三) 研究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意义 | 第14-15页 |
1. 对于学校的意义 | 第14-15页 |
2. 对于教师的意义 | 第15页 |
3. 对于学生的意义 | 第15页 |
(四)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五) 研究重点和创新点 | 第16-17页 |
一、 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现状 | 第17-23页 |
(一) 教师的知识素质 | 第17-19页 |
(二) 教师的能力素质 | 第19-20页 |
1. 教师的教学能力 | 第19-20页 |
2. 教师的实践能力 | 第20页 |
3. 教师的科研能力 | 第20页 |
(三)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 | 第20-23页 |
二、 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不足的原因 | 第23-26页 |
(一) 英语教师队伍的学历起点低 | 第23页 |
(二) 英语教师自我完善意识、专业化意识不强 | 第23-24页 |
1. 教师自我学习不足 | 第23-24页 |
2. 高职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 | 第24页 |
(三) 英语教师的教学反思力度不够 | 第24-25页 |
(四) 学校的政策制度等影响 | 第25-26页 |
三、 高职院校英语教师专业化的发展策略 | 第26-35页 |
(一) 高职院校要加强英语师资队伍的建设 | 第26-27页 |
1. 吸收高素质的专业教师 | 第26页 |
2. 防止高素质高职英语教师的流失 | 第26页 |
3. 经常开展开放式英语教师培训 | 第26-27页 |
(二) 高职院校要创造条件,营造浓厚的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氛围 | 第27-28页 |
1. 开展创新形式和内容的英语教学竞赛活动 | 第27页 |
2. 开展创新形式和内容的英语教研活动 | 第27页 |
3. 实现先进的英语教学设施和资源的共享 | 第27-28页 |
(三) 高职学校要培养英语教师树立并形成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意识 | 第28页 |
1. 增强专业化发展意识的方法 | 第28页 |
2. 增强专业化发展意识的注意事项 | 第28页 |
(四) 教师进行彻底全面的英语教学反思 | 第28-31页 |
1. 进行英语教学前反思 | 第29页 |
2. 进行英语教学中反思 | 第29-30页 |
3. 进行英语教学后反思 | 第30页 |
4. 纵向反思与横向反思相结合 | 第30-31页 |
(五) 教师自身要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语言学知识的学习 | 第31页 |
(六) 教师要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以及信息技术使用能力 | 第31-32页 |
1. 多参加课题研究 | 第31-32页 |
2. 在教学工作中培养抽象思维和创新思维 | 第32页 |
3. 教师继续提高信息技术使用能力 | 第32页 |
(七) 教师要加强实践培训和学历学习 | 第32-33页 |
(八) 教师要不断提高职业道德素养 | 第33-34页 |
1. 高职英语的学科特点 | 第33-34页 |
2. 高职院校的学生特点 | 第34页 |
(九) 教育主管部门进行宏观的调控 | 第34-35页 |
四、 结语与展望 | 第35-38页 |
(一) 教育主管部门方面 | 第35页 |
(二) 高职院校方面 | 第35-36页 |
(三) 教师自身方面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附录 | 第40-42页 |
后记 | 第42-4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