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论 | 第8-10页 |
第一章 江华瑶族《盘王大歌》的历史渊源及内容分类 | 第10-18页 |
第一节《盘王大歌》的起源与流变 | 第10-12页 |
第二节 《盘王大歌》的内容及分类 | 第12-18页 |
一、关于开天辟地、万物起源的创世神话传说方面的歌 | 第13-14页 |
二、关于自然现象方面的歌 | 第14页 |
三、关于劳动生产生活方面的歌 | 第14-15页 |
四、关于颂扬美善、批判丑恶的歌 | 第15页 |
五、关于祭祀礼仪、崇奉神祇的歌 | 第15页 |
六、关于提倡兴教办学的歌 | 第15页 |
七、关于憧憬美好爱情的歌 | 第15-18页 |
第二章 江华瑶族《盘王大歌》的艺术特征 | 第18-34页 |
第一节 歌谣艺术 | 第18-26页 |
一、歌词的特征 | 第18-20页 |
二、唱腔特征 | 第20-26页 |
第二节 曲牌特征 | 第26-29页 |
一、旋律 | 第28-29页 |
二、节奏、节拍 | 第29页 |
三、调式调性 | 第29页 |
四、曲体结构 | 第29页 |
第三节 衬词特色 | 第29-30页 |
一、助词性衬词 | 第30页 |
二、固定性衬词 | 第30页 |
三、句首搭腔式衬词 | 第30页 |
第四节 演唱风格 | 第30-34页 |
一、倚音 | 第31页 |
二、下滑音 | 第31页 |
三、波音 | 第31页 |
四、颤音 | 第31-32页 |
五、直音 | 第32-34页 |
第三章《盘王大歌》的保护与传承 | 第34-40页 |
第一节 对《盘王大歌》进行保护与传承的必要性 | 第34-36页 |
一、《盘王大歌》在保护与传承过程中面临的困境 | 第34页 |
二、《盘王大歌》在保护与传承过程中遭遇困境的原因 | 第34-36页 |
第二节 当前对《盘王大歌》的保护举措 | 第36-37页 |
一、政府和学者们加大了对包括《盘王大歌》在内的瑶歌的收集、整理和出版 | 第36页 |
二、对现存的民间艺人进行及时的发现和采访,将其所掌握的《盘王大歌》进行及时的抢救 | 第36-37页 |
三、创办民族艺术学校,培养能演唱《盘王大歌》的接班人 | 第37页 |
第三节 对《盘王大歌》今后发展前景的展望 | 第37-40页 |
一、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为《盘王大歌》的发展与传承提供了政策上的保障 | 第37-38页 |
二、瑶歌本身的艺术魅力是其得以传承的前提和保证 | 第38-39页 |
三、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盘王大歌》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4-45页 |
附录 | 第45-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