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服务机器人智能空间中机器视觉测量技术及其应用研究

摘要第1-14页
ABSTRACT第14-18页
縮略词注释表第18-1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9-33页
   ·论文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9-20页
   ·摄像机标定的研究现状第20-22页
     ·射影测量标定方法第20-21页
     ·摄像机自标定方法第21-22页
   ·视觉伺服中的图像处理研究现状第22-24页
     ·图像分割与图像特征提取及匹配研究现状第23页
     ·计算机视觉中的多视图几何学研究现状第23-24页
   ·视觉伺服研究现状第24-27页
     ·视觉伺服系统结构研究现状第24-26页
     ·视觉伺服控制方法研究现状第26-27页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第27-33页
     ·论文的研究思路第27-28页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技术创新点第28-30页
     ·论文的内容安排第30-33页
第二章 机器视觉中单应矩阵的计算及分解第33-63页
   ·引言第33-34页
   ·Levenberg-Marquardt非线性迭代优化第34-37页
     ·从牛顿迭代到LM迭代第34-35页
     ·从LM迭代到稀疏LM迭代第35-37页
   ·世界平面的单应第37-45页
     ·世界平面单应的计算第38-41页
       ·直接线性变换法第38-40页
       ·LM迭代优化法第40-41页
     ·世界平面单应分解第41-45页
       ·内参矩阵K部分已知第42-44页
       ·内参矩阵K未知第44-45页
   ·景物平面诱导的2D单应第45-62页
     ·2D单应的计算第46-50页
       ·直接线性变换法第46-47页
       ·稀疏LM迭代优化法第47-50页
     ·2D单应的性质及SVD分解第50-56页
       ·2D单应的性质第50-52页
       ·2D单应的SVD分解第52-55页
       ·已知景物结构的单应分解第55-56页
     ·由图像矩计算2D仿射单应第56-62页
       ·图像矩的计算第57-58页
       ·图像矩的性质第58-59页
       ·利用图像矩计算2D仿射单应第59-62页
   ·本章小结第62-63页
第三章 智能空间中运动目标的分布式视觉定位第63-73页
   ·引言第63页
   ·摄像机内外参数标定第63-65页
   ·运动目标的单摄像机定位第65-66页
   ·运动目标的多摄像机定位第66-70页
     ·线性三角形法第67-68页
       ·简单线性三角形法第67-68页
       ·带约束的线性三角形法第68页
     ·非线性迭代优化法第68-70页
   ·试验及结果分析第70-71页
   ·小结第71-73页
第四章 顶棚投影导航系统设计第73-97页
   ·引言第73页
   ·顶棚投影导航系统构成第73-75页
   ·顶棚投影器运动学建模与外参数标定第75-80页
     ·运动学建模第75-77页
     ·投影器外参数标定第77-80页
       ·理论基础第78-79页
       ·标定方法第79-80页
   ·服务机器人视觉循迹导航第80-88页
     ·服务机器人运动学建模第80-81页
     ·车载摄像机标定第81-84页
     ·运动激光点自适应补偿跟踪控制律设计第84-87页
       ·地面平面参数确定第85-86页
       ·控制律设计第86-87页
     ·运动激光点非线性状态反馈控制律设计第87-88页
   ·实验及结果分析第88-96页
     ·自适应补偿跟踪控制仿真实验第88-93页
     ·非线性状态反馈控制仿真实验第93-95页
     ·顶棚投影导航系统实现第95-96页
   ·本章小结第96-97页
第五章 服务机器人对QR Code人工地标的定位与识读第97-113页
   ·引言第97页
   ·基于QR code人工地标的信息分布式表征第97-100页
     ·基于QR Code人工地标设计第97-98页
     ·QR Code内部信息编码第98-100页
       ·用于全局语义地图生成的QR Code人工物标编码第98-99页
       ·用于局部导航地图生成的QR Code路标编码第99-100页
   ·人工地标的定位第100-106页
     ·基于蓝色矩形框的人工地标定位第100-101页
     ·基于共心圆环的人工地标定位第101-106页
       ·由摄像机运动计算基本矩阵第101-102页
       ·由F和椭圆对应ω(?)ω’计算单应矩阵第102-104页
       ·单应矩阵H分解计算平面3D参数第104-105页
       ·计算共心圆圆心在机器人坐标系{E~*}中的位置第105-106页
   ·人工地标的识读第106-108页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108-111页
   ·本章小结第111-113页
第六章 服务机器人对家庭环境下物品的搜寻、抓取与搬运第113-137页
   ·引言第113页
   ·面向操作的QR Code人工物标信息表征第113-115页
     ·面向操作QR Code人工物标设计第114页
     ·面向操作QR Code人工物标编码方式第114-115页
   ·服务机器人运动学建模与分析第115-120页
     ·运动学正解第116-117页
     ·运动学逆解第117-120页
       ·解析解第117-119页
       ·数值解第119-120页
   ·家庭环境下的物品搜寻第120-123页
     ·天线识别范围概率模型第122页
     ·贝叶斯规则定位第122-123页
   ·眼注视约束下的物品抓取第123-131页
     ·摄像机内外参数标定第124-127页
     ·眼注视逼近第127-129页
       ·共心圆环圆心深度估计第127-128页
       ·逼近控制律设计第128-129页
     ·基于单应分解的PBVS抓取第129-131页
   ·实验分析第131-134页
   ·本章小结第134-137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37-139页
   ·结论第137-138页
   ·工作展望第138-139页
参考文献第139-148页
致谢第148-14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49-15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150-151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151页

论文共1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工业以太网的总线型交流伺服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不确定非线性系统全局自适应跟踪控制分析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