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部分 绪论 | 第9-14页 |
| ·文献综述 | 第9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 第11-12页 |
|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12-14页 |
| 第二部分 美术课堂气氛的类型、结构及影响因素 | 第14-20页 |
| ·美术课堂气氛的内涵与类型 | 第14页 |
| ·美术课堂氛围的结构与测量 | 第14-16页 |
| ·影响美术课堂氛围的主要因素 | 第16-20页 |
| ·情绪 | 第16-17页 |
| ·教学艺术 | 第17-19页 |
| ·美术课堂的物理环境 | 第19-20页 |
| 第三部分 美术课堂中学生参与度的观测指标与水平特征 | 第20-29页 |
| ·什么是学生课堂参与度 | 第20-21页 |
| ·从教学论视野理解学生课堂参与度 | 第20页 |
| ·从社会学角度理解课堂参与度 | 第20-21页 |
| ·从心理学视角理解学生课堂参与度 | 第21页 |
| ·学生课堂参与度的观测指标 | 第21-25页 |
| ·参与面 | 第21-22页 |
| ·参与方式 | 第22-24页 |
| ·参与的性质 | 第24页 |
| ·参与所获得的教学效果 | 第24-25页 |
| ·学生课堂参与度的水平层次特征 | 第25-29页 |
| ·根据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分层 | 第25-27页 |
| ·依据学生的实际行为分层 | 第27-29页 |
| 第四部分 美术课堂气氛对学生参与度的提升作用及运行机制 | 第29-38页 |
| ·美术课堂气氛中影响学生参与度的主要因素 | 第29-31页 |
| ·情感的沟通 | 第29-30页 |
| ·信息的沟通 | 第30-31页 |
| ·美术课堂气氛对学生参与度的提升作用 | 第31-33页 |
| ·富有情感色彩的美术课堂更能增进学生求学的积极性 | 第31-32页 |
| ·民主和谐的美术课堂气氛有利于拓展学生的参与广度 | 第32页 |
| ·轻松有趣的美术课堂气氛可提高学生参与的深度 | 第32-33页 |
| ·积极主动的课堂气氛可以增强学生参与的信心 | 第33页 |
| ·良好的美术课堂气氛提升学生参与度的运行机制 | 第33-38页 |
| ·满足学生需要的美术课堂气氛能引起学生参与的动机 | 第34-36页 |
| ·激情活跃的美术课堂气氛能激起学生投入学习的愿望 | 第36-38页 |
| 第五部分 营造美术课堂气氛提升学生参与度的实践策略 | 第38-50页 |
| ·建立沟通顺畅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和谐的美术课堂气氛 | 第38-40页 |
| ·教师要注重塑造自己内在的威信 | 第38-39页 |
| ·“稚化”——蹲下来欣赏学生 | 第39页 |
| ·幽默,美术课堂活色生香的最佳润滑剂 | 第39-40页 |
| ·美术教师的工作热情、信任与宽容 | 第40页 |
| ·创设情境,形成学生各种能力综合发展的美术课堂气氛 | 第40-45页 |
| ·设置问题情境 | 第40-41页 |
| ·营造美术与其它艺术形式相融合的教学情景 | 第41-42页 |
| ·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生活情境 | 第42-43页 |
| ·设计具体的美术实践活动情景 | 第43-45页 |
| ·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创设富有教学魅力的美术课堂气氛 | 第45-50页 |
| ·适当运用多种媒体进行教学 | 第46页 |
| ·采用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进行美术课堂教学活动 | 第46-47页 |
| ·课堂教学的机智——妙着制胜 | 第47-48页 |
| ·建立多元化的美术评价体系 | 第48-50页 |
| 第六部分 营造美术课堂气氛提升学生参与度的案例及分析 | 第50-62页 |
| ·营造课堂气氛提升学生参与度的典型案例及其成功经验 | 第50-59页 |
| ·教学目标与设计思路 | 第50页 |
| ·教学过程实录 | 第50-57页 |
| ·案例评价与分析 | 第57-59页 |
| ·营造课堂气氛提升学生参与度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 | 第59-62页 |
| ·反思之一:痴于模式,缺失实效 | 第59-60页 |
| ·反思之二:流于形式,疏于内容 | 第60页 |
| ·反思之三:忙于效仿,丧失自我 | 第60页 |
| ·反思之四:崇于权威,少有沟通 | 第60-62页 |
| 结语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