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大学生情绪预测偏差影响因素及其与社会行为的实证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19页
   ·问题提出第15-17页
     ·现实因素第15页
     ·理论的反思第15-17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7-19页
     ·研究目的第17页
     ·理论意义第17页
     ·实践意义第17-19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9-49页
   ·研究背景第19-23页
     ·情绪理论的发展第19-20页
     ·情绪在决策领域中的研究第20-23页
   ·情绪预测的涵义及相关概念的区别第23-24页
     ·情绪预测的涵义第23-24页
     ·与情绪预测相关概念的区别第24页
   ·情绪预测偏差的内涵第24-34页
     ·情绪预测偏差的涵义第24-25页
     ·情绪预测偏差的原因第25-31页
     ·情绪预测偏差的重要性第31页
     ·情绪预测偏差的研究方法第31-32页
     ·情绪预测偏差的纠正第32-34页
   ·情绪预测偏差的研究现状第34-39页
     ·国外研究第35-38页
     ·国内研究第38-39页
   ·影响情绪预测偏差的因素综述第39-47页
     ·人格与情绪预测偏差的相关研究文献第39-40页
     ·性别与情绪预测偏差的相关研究文献第40-41页
     ·自我概念与情绪预测偏差的相关研究文献第41-42页
     ·认知需求与情绪预测偏差的相关研究文献第42-44页
     ·情绪智力与情绪预测偏差的相关研究文献第44-45页
     ·未来时间洞察力与情绪预测偏差的相关研究文献第45-46页
     ·自我效能感与情绪预测偏差的相关研究文献第46-47页
   ·总体述评第47-49页
第三章 研究构想与研究设计第49-55页
   ·研究的总体构想第49-50页
   ·研究内容与研究假设第50-53页
   ·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第53-55页
第四章 大学生情绪预测偏差特征的研究第55-67页
   ·研究目的第55页
   ·研究假设第55页
   ·研究方法第55-57页
   ·研究结果第57-62页
     ·大学生情绪预测偏差的总体特点第57-58页
     ·大学生情绪预测偏差的性别差异第58-59页
     ·大学生情绪预测偏差在独生子女方面的差异第59-60页
     ·大学生情绪预测偏差在学科上的差异第60-61页
     ·大学生情绪预测偏差的年级差异第61-62页
   ·分析与讨论第62-65页
   ·小结第65-67页
第五章 大学生情绪预测偏差的影响因素研究第67-89页
   ·研究目的第67页
   ·研究假设第67页
   ·研究方法第67-69页
   ·研究结果第69-84页
     ·认知需求对情绪预测偏差的影响第69-70页
     ·未来时间洞察力对情绪预测偏差的影响第70-71页
     ·大学生情绪智力对情绪预测精确性的影响第71-72页
     ·自我效能感对情绪预测偏差的影响第72-73页
     ·自我概念对情绪预测偏差的影响第73-74页
     ·大学生情绪预测偏差多元回归预测第74-77页
     ·大学生情绪预测偏差影响因素的中介效应分析第77-79页
     ·大学生情绪预测偏差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建构第79-84页
   ·分析与讨论第84-88页
   ·小结第88-89页
第六章 大学生情绪预测偏差和人格对攻击性行为的影响研究第89-95页
   ·研究目的第89页
   ·研究假设第89页
   ·研究方法第89-91页
     ·被试的筛选第89页
     ·实验材料第89-90页
     ·实验程序第90页
     ·实验设计第90页
     ·变量界定第90-91页
   ·研究结果第91-93页
   ·分析与讨论第93-94页
   ·小结第94-95页
第七章 大学生情绪预测偏差和情境因素对利他行为的影响研究第95-101页
   ·研究目的第95页
   ·研究假设第95页
   ·研究方法第95-96页
     ·被试的筛选第95页
     ·实验材料第95-96页
     ·实验程序第96页
     ·实验设计第96页
     ·变量界定第96页
   ·研究结果第96-98页
   ·分析与讨论第98-99页
   ·小结第99-101页
第八章 研究总论与研究展望第101-103页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第101页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101-102页
   ·本研究的主要局限第102页
   ·未来研究议题第102-103页
参考文献第103-117页
附录第117-11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19-121页
致谢第121页

论文共12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青少年现实—理想自我差异、沉思反应和抑郁的关系研究
下一篇:组织文化影响个体创新行为的效应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