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目录 | 第9-12页 |
Contents | 第12-15页 |
引言 | 第15-1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6-27页 |
·自我差异综述 | 第16-24页 |
·自我差异的发展 | 第16-19页 |
·自我差异的内涵 | 第19-20页 |
·自我差异与情绪的关系 | 第20-22页 |
·自我差异的测量 | 第22-24页 |
·沉思和分心 | 第24-26页 |
·沉思和分心的概念 | 第24页 |
·目标进程理论 | 第24-25页 |
·沉思反应的测量 | 第25-26页 |
·注意偏向的情绪 stroop 实验 | 第26-27页 |
第二章 研究构想 | 第27-30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27-28页 |
·研究内容 | 第28页 |
·研究假设 | 第28-29页 |
·研究意义 | 第29-30页 |
·理论意义 | 第29页 |
·现实意义 | 第29-30页 |
第三章 青少年现实自我问卷的编制 | 第30-44页 |
·预测问卷 | 第30-35页 |
·研究目的 | 第30页 |
·理论构想 | 第30-31页 |
·研究方法 | 第31-3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2-34页 |
·问卷的修改 | 第34-35页 |
·第二次施测 | 第35-39页 |
·研究目的 | 第35页 |
·研究方法 | 第35-3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6-39页 |
·正式问卷施测 | 第39-42页 |
·现实自我正式问卷信度 | 第40页 |
·问卷的效度分析 | 第40-42页 |
·现实-理想自我差异问卷的形成 | 第42页 |
·本章讨论 | 第42-43页 |
·关于青少年现实自我问卷的结构 | 第42-43页 |
·青少年现实自我问卷的信效度分析 | 第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青少年现实-理想自我差异的发展特点 | 第44-56页 |
·研究目的 | 第44页 |
·研究假设 | 第44页 |
·研究方法 | 第44-45页 |
·研究被试 | 第44-45页 |
·研究工具 | 第45页 |
·研究程序 | 第45页 |
·数据处理和统计 | 第4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5-52页 |
·青少年现实自我发展情况及其特点 | 第45-47页 |
·青少年理想自我的发展特点 | 第47-49页 |
·青少年自我差异的发展特点 | 第49-52页 |
·讨论 | 第52-55页 |
·青少年现实自我、理想自我和自我差异发展的情况 | 第52-53页 |
·青少年现实自我、理想自我和自我差异的性别差异 | 第53页 |
·青少年现实自我、理想自我和自我差异的年级差异 | 第53-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青少年自我差异、沉思反应与抑郁的关系 | 第56-65页 |
·研究目的 | 第56页 |
·研究假设 | 第56页 |
·研究工具 | 第56-57页 |
·研究方法 | 第57页 |
·研究被试 | 第57页 |
·数据处理 | 第5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7-62页 |
·青少年自我差异与焦虑、抑郁的关系 | 第57-58页 |
·青少年自我差异对焦虑和抑郁的回归分析 | 第58-59页 |
·青少年自我差异、沉思与抑郁的相关关系 | 第59页 |
·沉思对青少年自我差异与抑郁的中介效应检验 | 第59-62页 |
·本章讨论 | 第62-64页 |
·青少年自我差异与情绪的关系 | 第62-63页 |
·沉思对青少年自我差异、沉思与抑郁的关系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六章 沉思和分心诱导下情绪信息加工的自我差异特点 | 第65-74页 |
·研究目的 | 第65页 |
·研究方法 | 第65页 |
·研究被试 | 第65页 |
·研究材料 | 第65页 |
·实验设计 | 第65-66页 |
·研究程序 | 第66-67页 |
·数据处理 | 第6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7-71页 |
·本章讨论 | 第71-72页 |
·三种情绪图片边框的反应时 | 第71-72页 |
·沉思和分心诱导对高低自我差异的作用 | 第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第七章 研究总结与反思 | 第74-77页 |
·研究结论 | 第74-75页 |
·青少年现实自我问卷的结构和信效度 | 第74页 |
·青少年现实-理想自我差异的发展特点 | 第74-75页 |
·青少年自我差异的情绪效应及与沉思的关系 | 第75页 |
·沉思和分心诱导下情绪加工的自我差异的特点 | 第75页 |
·研究的不足和展望 | 第75-77页 |
·研究的不足 | 第75-76页 |
·研究的展望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3页 |
附表 | 第83-94页 |
附表1 | 第83-84页 |
附表2 | 第84-85页 |
附表3 | 第85-86页 |
附表4 | 第86-87页 |
附表5 | 第87-88页 |
附表6 | 第88-89页 |
附表7 | 第89-90页 |
附表8 | 第90-9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4-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