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 1 绪论 | 第10-13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2 文献探讨 | 第13-26页 |
| ·关于支持性就业的定义、模式 | 第13-16页 |
| ·美国支持性就业对我国发展支持性就业的启示 | 第16-18页 |
| ·生态评量在残障者支持性就业中的应用 | 第18-21页 |
| ·支持性就业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21-25页 |
| ·英国 | 第21页 |
| ·意大利 | 第21-22页 |
| ·台湾地区 | 第22-23页 |
| ·亚太地区 | 第23-25页 |
| ·文献评述的总结 | 第25-26页 |
| 3 关于支持性就业的理论思考及服务流程 | 第26-33页 |
| ·理论依据 | 第26-29页 |
| ·生态环境理论 | 第26页 |
| ·美国智能障碍协会对智能障碍定义(1992 年,2002 年)的启示 | 第26-28页 |
| ·智能障碍者的心理与行为特性 | 第28-29页 |
| ·智障者支持性就业的理想方案与操作流程 | 第29-33页 |
| ·开发就业机会 | 第29页 |
| ·发展安置计划 | 第29页 |
| ·拟定就业服务计划 | 第29-30页 |
| ·训练工作适应能力 | 第30页 |
| ·追踪辅导 | 第30页 |
| ·效益评估 | 第30-33页 |
| 4 智能障碍者支持性就业之实践研究 | 第33-52页 |
| ·实践研究之准备 | 第33-35页 |
| ·研究对象 | 第33页 |
| ·研究工具 | 第33-34页 |
| ·研究方法 | 第34-35页 |
| ·实践研究过程 | 第35-52页 |
| ·研究步骤 | 第35-36页 |
| ·对案主的工作适应能力训练内容 | 第36-37页 |
| ·案例研究 | 第37-39页 |
| ·个案的支持策略内容分析 | 第39-44页 |
| ·支持策略的执行成效与问题分析 | 第44-46页 |
| ·支持性就业服务成效分析 | 第46-48页 |
| ·支持性就业工作环境分析 | 第48-49页 |
| ·案主、家长及学校和福利机构、雇主满意度分析 | 第49-52页 |
| 5 结论与建议 | 第52-59页 |
| ·研究结论 | 第52-56页 |
| ·智能障碍者是支持性就业服务的最大受益者 | 第52页 |
| ·智能障碍者所需的支持内容是多方面的 | 第52页 |
| ·智能障碍者的可就业性是值得肯定的 | 第52-53页 |
| ·智能障碍者所能从事的工作常局限于低技术性或非技术性工作 | 第53页 |
| ·个人、家庭、就业场所、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因素是智障者成功就业的稳定因素 | 第53-56页 |
| ·建议 | 第56-59页 |
| ·训练智能障碍者工作技能的同时,也须训练社会技能 | 第56页 |
| ·建立一个更广泛坚固的支持性就业服务支持系统 | 第56页 |
| ·鼓励家长参与,发展家长支持方案 | 第56-57页 |
| ·建立残障者支持性就业职业评量系统,形成就业辅导员队伍 | 第57页 |
| ·大力发展支持性就业服务相关政策与措施 | 第57-59页 |
| 6 研究的独特之处、不足与未来研究 | 第59-61页 |
| ·研究的独特之处 | 第59页 |
| ·研究的不足 | 第59页 |
|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 第59-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 附录1 智障者支持性就业之问卷调查 | 第65-66页 |
| 附录2 雇主访谈表 | 第66-69页 |
| 附录3 工作分析表 | 第69-72页 |
| 附录4 案主就业服务计划表 | 第72-76页 |
| 附录5 案主工作表现评量表 | 第76-79页 |
| 附录6 智能障碍者支持性就业服务成效评量表 | 第79-81页 |
| 附录7 案主满意度调查表 | 第81-82页 |
| 附录8 家长满意度调查表 | 第82-83页 |
| 附录9 雇主满意度调查表 | 第83-84页 |
| 附录10 工作(职训)环境分析 | 第84-85页 |
| 附录11 工作环境中个案工作适应能力训练成效一日观察记录表 | 第85-86页 |
| 附录12 酒店、就业辅导员交流资料整理 | 第86-87页 |
| 附录13 作者在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情况 | 第87-88页 |
| 致谢 | 第88-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