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1 引言 | 第9-19页 |
·选题缘由 | 第9-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教育关系的理论研究 | 第11-13页 |
·基于交往理论视角的教育关系研究 | 第13-18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8-19页 |
2 交往理论概述 | 第19-26页 |
·交往理论的历史追寻 | 第19-21页 |
·交往理论的基本内涵与特点 | 第21-24页 |
·交往的基本涵义 | 第21-23页 |
·交往的特点 | 第23-24页 |
·交往的本质 | 第24-26页 |
3 家庭教育关系概述 | 第26-37页 |
·家庭教育关系的内涵与特点 | 第26-27页 |
·家庭教育关系的概念与内涵 | 第26页 |
·家庭教育关系的特点 | 第26-27页 |
·家庭教育关系的历史考察 | 第27-37页 |
·封建社会的家庭教育关系考察 | 第28-30页 |
·工业社会的家庭教育关系考察 | 第30-34页 |
·信息社会的家庭教育关系考察 | 第34-37页 |
4 当代家庭教育关系交往缺失与阻隔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 第37-52页 |
·当代家庭教育关系中交往的缺失与阻隔 | 第37-46页 |
·交往理论对当代家庭教育关系基本结构的解读 | 第37-41页 |
·当代家庭教育关系交往缺失与阻隔的具体表现 | 第41-45页 |
·当代家庭教育关系中交往缺失与阻隔的结果 | 第45-46页 |
·当代家庭教育关系中交往缺失与阻隔的原因探究 | 第46-52页 |
·文化传统的影响 | 第47-48页 |
·社会因素的影响 | 第48-49页 |
·家长素质的影响 | 第49-52页 |
5 基于交往理论的当代家庭教育关系优化 | 第52-72页 |
·基于交往理论优化当代家庭教育关系的意义 | 第52-53页 |
·基于交往理论优化当代家庭教育关系的目的 | 第53-57页 |
·促成受教育者的解放 | 第53-54页 |
·促使受教育者主体间性品格的生成 | 第54-57页 |
·基于交往理论优化当代家庭教育关系的原则 | 第57-59页 |
·民主对话原则 | 第57页 |
·尊重理解原则 | 第57-58页 |
·双向互动原则 | 第58-59页 |
·基于交往理论优化当代家庭教育关系的实践条件 | 第59-63页 |
·转变家长的教育思维观念 | 第59-61页 |
·创设有效的家庭教育言语环境 | 第61-63页 |
·基于交往理论的当代家庭教育关系优化策略 | 第63-72页 |
·人际组织结构的优化策略 | 第63-65页 |
·心理关系结构的优化策略 | 第65-67页 |
·活动过程结构的优化策略 | 第67-72页 |
6 结语 | 第72-74页 |
·研究的反思 | 第72页 |
·研究的总结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79-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