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语言、文字论文--汉语论文--语法论文--近代、现代语法论文--句法论文

趋向动词“来”“去”的分析研究

中文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引言第10-18页
 (一) 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第10页
 (二) 趋向动词“来”“去”的研究现状第10-16页
  1、关于趋向动词“来”“去”的产生第10-11页
  2、关于趋向动词“来”“去”的性质研究第11-15页
   (1) “来/去+VP”中“来”“去”的性质第11-12页
   (2) “VP+来/去”中“来”“去”的性质第12-15页
  3、趋向动词中“来”“去”的参照点研究第15-16页
  4、本文的研究范围第16页
 (三) 研究方法第16-17页
 (四) 语料说明第17-18页
一、趋向动词“来”“去”使用情况的分类及其性质第18-26页
 (一) 趋向动词“来”使用情况的分类及其性质第18-22页
  1、NP+来第18-19页
  2、来+VP第19-21页
  3、VP+来第21-22页
 (二) 趋向动词“去”使用情况的分类及其性质第22-26页
  1、NP+去第23-24页
  2、去+VP第24-25页
  3、VP+去第25-26页
 (三) 小结第26页
二、趋向动词“来”“去”参照点的分析第26-35页
 (一) 叙述者是旁观者第28-30页
  1、以当事人所在位置为参照点第28页
  2、以当事人经常出现和活动的地方为参照点第28-29页
  3、以文中已出现的已知信息为参照点第29-30页
 (二) 叙述者是当事人第30-32页
  1、事情发生在过去,以叙述者说话时刻所在地为参照点第30-31页
  2、事情发生在现在或未来,以事件发生时叙述者所在地为参照点第31-32页
 (三) 趋向动词“来”“去”参照点的意象图式第32-35页
三、趋向动词“来”“去”使用情况的讨论及调查第35-45页
 (一) 趋向动词“来”“去”使用情况的讨论第35-38页
  1、用“来”“去”皆可的情况第35-37页
   (1) 说话人是动作的直接相关者且是出于礼貌的需要第35-36页
   (2) 人与动作“来”“去”无关,只是客观叙述者第36-37页
  2、只能用“来”的情况第37页
  3、只能用“去“的情况第37-38页
 (二) 对趋向动词“来”“去”使用情况的调查第38-45页
  1、调查设计第38-39页
   (1) 题目答案、数量和比例的设置第38页
   (2) 调查对象的选择第38-39页
   (3) 调查方法第39页
  2、调查结果第39-43页
  3、调查结果的分析第43-45页
四、结语第45-47页
附表第47-49页
注释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2-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顺应论视角解读跨文化交际中的移情策略--以美国总统在中国的演讲为例
下一篇:海峡两岸传媒语言差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