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背景 | 第8页 |
·目前企业售后服务现状 | 第8-10页 |
·做好军品售后服务的意义 | 第10-11页 |
·军用对空通信装备售后服务质量评价的意义 | 第11-12页 |
·装备售后服务质量国内外现状和趋势 | 第12-15页 |
第二章 军用对空通信装备售后服务的要求 | 第15-27页 |
·军用对空通信装备售后技术服务要求 | 第15-17页 |
·技术培训 | 第15-16页 |
·技术资料提供 | 第16页 |
·零备件提供 | 第16页 |
·现场技术服务 | 第16-17页 |
·质量问题处理 | 第17页 |
·信息收集与处理 | 第17页 |
·军用对空通信装备一般使用状况 | 第17-18页 |
·军用对空通信装备售后服务特点 | 第18-25页 |
·技术培训 | 第19-21页 |
·技术资料提供 | 第21页 |
·零备件提供 | 第21-22页 |
·现场技术服务 | 第22-23页 |
·质量问题处理 | 第23-24页 |
·信息的收集与处理 | 第24页 |
·网络建设、仓储物流 | 第24-25页 |
·建立对空通信装备售后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建立新时期军用对空通信装备售后服务质量评价体系 | 第27-53页 |
·层次分析法 | 第27-28页 |
·层次分析法简介 | 第27-28页 |
·层次分析法处理问题的基本步骤 | 第28-31页 |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第28页 |
·构造判断矩阵 | 第28-29页 |
·层次排序及检验 | 第29-31页 |
·层次分析法的决策分析 | 第31页 |
·军用对空通信装备售后服务各指标体系要素分析 | 第31-40页 |
·技术培训 | 第31-33页 |
·技术资料 | 第33-34页 |
·零备件提供 | 第34-35页 |
·质量问题处理 | 第35-36页 |
·信息收集与处理 | 第36-37页 |
·现场技术服务 | 第37-40页 |
·对空通信装备售后服务指标体系判断矩阵的确定与分析 | 第40-53页 |
·一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0-42页 |
·二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42-53页 |
第四章 新时期军品售后服务质量评价的实际应用 | 第53-58页 |
·新时期军用装备的竞争采购 | 第53页 |
·某新型对空通信装备的竞争采购背景 | 第53-54页 |
·三家企业售后服务质量的评价 | 第54-58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60页 |
·总结 | 第58页 |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58-59页 |
·展望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附录 | 第64-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