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EVA为核心的BSC业绩评价体系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3页 |
·论文创新点与难点 | 第13-14页 |
第二章 我国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历史演进及其缺陷 | 第14-22页 |
·我国企业业绩评价体系的历史演进 | 第14-19页 |
·以实物指标为主的评价阶段 | 第14页 |
·以产值和利润指标为主的评价阶段 | 第14-15页 |
·以投资报酬率为主的评价阶段 | 第15-16页 |
·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体系阶段 | 第16-19页 |
·我国业绩评价体系存在的缺陷 | 第19-22页 |
·过分重视财务指标,而忽视了非财务指标 | 第19页 |
·指标权重设置不合理 | 第19-20页 |
·缺乏知识与智力资本方面的评价指标 | 第20页 |
·未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企业社会责任 | 第20页 |
·对企业技术创新重视不够 | 第20-22页 |
第三章 EVA 与BSC 的基础理论 | 第22-33页 |
·EVA 的相关涵义及其计算 | 第22-23页 |
·EVA 的相关涵义 | 第22页 |
·EVA 的计算 | 第22-23页 |
·EVA 的评价 | 第23-25页 |
·EVA 的优点 | 第23-24页 |
·EVA 的缺点 | 第24-25页 |
·BSC 的相关涵义 | 第25-29页 |
·BSC 的评价 | 第29-31页 |
·BSC 的优点 | 第29-30页 |
·BSC 的缺点 | 第30-31页 |
·EVA 与BSC 的区别与联系 | 第31-33页 |
第四章 我国现代企业的业绩评价体系的思路 | 第33-35页 |
·构建业绩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原则 | 第33页 |
·有针对性原则 | 第33页 |
·全面性与重要性相结合的原则 | 第33页 |
·可比性原则 | 第33页 |
·可操作性原则 | 第33页 |
·平衡性原则 | 第33页 |
·构建业绩评价体系应考虑的因素 | 第33-34页 |
·构建业绩评价体系的基本内容 | 第34-35页 |
第五章 EVA-BSC 的业绩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35-58页 |
·财务指标的选取与分解 | 第35-41页 |
·财务指标的选取 | 第35页 |
·财务指标的分解 | 第35-41页 |
·非财务指标的选择 | 第41-50页 |
·客户层面 | 第41-42页 |
·内部经营过程层面 | 第42-44页 |
·学习和成长能力层面 | 第44-45页 |
·资源、环境责任业绩评价指标 | 第45-47页 |
·社会责任业绩评价指标 | 第47-49页 |
·可持续发展业绩评价指标 | 第49-50页 |
·设定指标的权重应考虑的因素 | 第50-51页 |
·业绩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51-53页 |
·业绩评价体系的应用 | 第53-57页 |
·业绩评价体系的评价 | 第57-58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