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农村初中生意志品质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部分 前言第9-12页
   ·问题提出第9-11页
   ·研究意义第11-12页
     ·理论意义第11页
     ·实践意义第11-12页
第二部分 文献综述第12-27页
   ·意志品质第12-18页
     ·概念界定第12-15页
     ·意志品质的研究现状第15-18页
   ·父母教养方式第18-24页
     ·“父母教养方式”的概念界定第18-19页
     ·父母教养方式的划分第19-22页
     ·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第22-24页
   ·父母教养方式与意志品质的关系第24-25页
   ·以往研究的不足第25-27页
第三部分 研究方法第27-30页
   ·研究对象第27页
   ·研究目的与研究假设第27-28页
     ·研究目的第27页
     ·研究假设第27-28页
   ·研究工具第28-29页
   ·研究程序第29页
   ·数据处理第29-30页
第四部分 研究结果第30-48页
   ·农村初中生意志品质研究结果第30-36页
     ·农村初中生意志品质的总体情况第30-31页
     ·不同性别农村初中生的意志品质差异比较第31页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农村初中生的意志品质差异比较第31-32页
     ·不同年级农村初中生的意志品质差异比较第32-34页
     ·不同父母文化程度的农村初中生意志品质的差异比较第34-36页
   ·农村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结果第36-40页
     ·不同性别农村初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比较第36-37页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农村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比较第37-38页
     ·不同年级农村初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比较第38-40页
   ·农村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与意志品质相关分析第40-43页
     ·父亲教养方式与农村初中生意志品质的相关第40-41页
     ·母亲教养方式与农村初中生意志品质的相关第41-43页
   ·父母教养方式与农村初中生意志品质回归分析第43-48页
     ·父母教养方式与农村初中生意志品质的回归分析第43-44页
     ·父母教养方式与农村初中生自觉性的回归分析第44-45页
     ·父母教养方式与农村初中生独立性的回归分析第45-46页
     ·父母教养方式与农村初中生果断性的回归分析第46页
     ·父母教养方式与农村初中生坚韧性的回归分析第46-48页
第五部分 分析与讨论第48-62页
   ·农村初中生意志品质第48-51页
     ·总体情况第48-49页
     ·性别差异第49-50页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异第50页
     ·年级差异第50-51页
     ·母亲文化程度差异第51页
   ·农村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第51-53页
     ·性别差异第51-52页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差异第52页
     ·年级差异第52-53页
   ·父母教养方式与农村初中生意志品质的关系第53-55页
   ·父母教养方式与农村初中生意志品质的回归分析第55-57页
   ·建议第57-60页
     ·给学校教育的建议第57-59页
     ·给家庭教育的建议第59-60页
     ·对社会教育的启示第60页
   ·本研究的特色第60-61页
   ·本研究不足与展望第61-62页
第六部分 研究结论第62-64页
参考文献第64-69页
附录第69-71页
致谢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贫困大学生家庭功能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下一篇:农村中学生问题行为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