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 第1-8页 |
2 企业家成长机制理论述评 | 第8-16页 |
2.1 理论回顾 | 第8-12页 |
2.1.1 古典经济学阶段 | 第8页 |
2.1.2 新古典经济学阶段 | 第8-10页 |
2.1.3 新制度经济学阶段 | 第10-11页 |
2.1.4 目前中国经济学家的研究 | 第11-12页 |
2.2 本文的理论平台及研究方法 | 第12-16页 |
2.2.1 理论平台:柯兹纳的企业家理论及其扩展 | 第12-14页 |
2.2.2 研究方法:格雷夫的历史制度分析 | 第14-16页 |
3 基于历史制度分析的转型期民营企业家成长机制的研究 | 第16-27页 |
3.1 民营企业家成长的起点:边际性成长 | 第16-18页 |
3.2 民营企业家成长的过程:自觉性成长 | 第18-27页 |
3.2.1 “苏南模式”的乡村转制型民营企业家的成长 | 第22-24页 |
3.2.2 “温州模式”的原生型民营企业家的成长 | 第24-27页 |
4 基于历史制度分析的绍兴民营企业家成长机制的研究 | 第27-41页 |
4.1 生成阶段:稳健的原始积累阶段 | 第29-34页 |
4.1.1 乡村企业家 | 第29-31页 |
4.1.2 个体、联户企业家 | 第31-34页 |
4.2 成长阶段:快速的发展阶段 | 第34-37页 |
4.2.1 乡村企业家 | 第34-36页 |
4.2.2 个私企业家 | 第36-37页 |
4.3 发展阶段:挖掘潜力、率先创新阶段 | 第37-41页 |
5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