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1 引言 | 第10-17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信号交叉口配时方法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交通仿真技术的研究状况 | 第13-15页 |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5-16页 |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2 交叉口信号控制理论基础 | 第17-25页 |
·基本概念 | 第17-19页 |
·信号相位与信号阶段 | 第17页 |
·基本控制参数 | 第17-19页 |
·交叉口信号评价指标 | 第19-20页 |
·基本信号配时方法 | 第20-22页 |
·等饱和度配时方法 | 第21-22页 |
·基于延误最小的信号配时优化 | 第22页 |
·交叉口交通信号控制的分类 | 第22-23页 |
·按控制范围分类 | 第22-23页 |
·按控制方法分类 | 第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3 基于延误、排队和通行能力的信号优化模型及算法研究 | 第25-38页 |
·经典信号配时优化方法 | 第25-28页 |
·基于延误、排队和通行能力的信号优化模型的建立 | 第28-32页 |
·信号优化模型的目标函数 | 第28-32页 |
·约束条件分析 | 第32页 |
·基于遗传算法的多目标优化信号优化模型求解 | 第32-35页 |
·算法原理 | 第33-34页 |
·计算步骤 | 第34-35页 |
·目标函数权重的调整 | 第35-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4 城市道路交叉口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38-56页 |
·交叉口数据的采集 | 第38-39页 |
·交叉口几何信息调查 | 第38页 |
·路网交通流数据调查 | 第38-39页 |
·交叉口交通问题分析 | 第39-45页 |
·交叉口饱和度和剩余承载能力分析 | 第40-41页 |
·交通瓶颈及拥堵成因分析 | 第41-42页 |
·现状交叉口交通组织方案评价 | 第42-45页 |
·交叉口仿真模型的建立过程 | 第45-53页 |
·交通仿真的步骤 | 第46-50页 |
·路网建模 | 第50-53页 |
·仿真模型标定和校验 | 第53-54页 |
·现状交叉口组织评价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5 典型信号交叉口配时和仿真实例分析 | 第56-73页 |
·空间位置及几何特性 | 第56-58页 |
·现状控制策略 | 第58-59页 |
·交通问题分析 | 第59-65页 |
·高峰小时确定 | 第59-60页 |
·交通流的空间及时间分析 | 第60-62页 |
·剩余承载力与饱和度分析 | 第62-63页 |
·综合交通问题分析 | 第63-65页 |
·仿真建模 | 第65-71页 |
·情景说明 | 第65-66页 |
·参数标定 | 第66-71页 |
·优化方案设计及评价 | 第71-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6 结论 | 第73-75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与结论 | 第73页 |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作者简历 | 第77-79页 |
D数据集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