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文学理论论文--文学创作论论文--文学翻译论文

论戏剧语言的翻译--莎剧多译本比较

谢辞第1-5页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9页
导论第19-23页
第1章 戏剧语言分析第23-50页
   ·戏剧文学概述第23-26页
   ·戏剧语言分析第26-50页
     ·重诗意第26-31页
     ·口语化第31-32页
     ·修辞性第32-38页
     ·含蓄性第38-41页
     ·个性化第41-44页
     ·动作性第44-50页
第2章 戏剧翻译理论综述第50-83页
   ·传统翻译标准与戏剧翻译之链接第50-58页
     ·泰特勒翻译三原则第50-52页
     ·纽马克翻译理论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第52-53页
     ·奈达翻译理论动态对等第53-55页
     ·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普遍原则与特殊原则第55-56页
     ·巴斯奈特翻译理论文化翻译论第56-57页
     ·结语第57-58页
   ·戏剧翻译的特点第58-69页
     ·戏剧的目的第58-60页
     ·戏剧翻译的对象第60-61页
     ·戏剧翻译的“交流回路”第61-63页
     ·戏剧演出的时空限制第63-64页
     ·戏剧符号的多元化第64-66页
     ·戏剧语言的可演性第66-69页
   ·戏剧表达的特性对于戏剧译者的影响第69-74页
     ·戏剧翻译语言的口语规范第69-70页
     ·戏剧翻译语言的性格化特征第70-71页
     ·戏剧翻译语言与动作的匹配第71-72页
     ·戏剧翻译文化、修辞的处理第72-73页
     ·戏剧翻译对译者的要求第73-74页
   ·戏剧翻译的策略第74-78页
   ·戏剧翻译的研究重点  对于可演性的探讨第78-83页
第3章 可演性的翻译《罗密欧与朱丽叶》多译本比较第83-109页
   ·绪论第83-86页
   ·戏剧语言的口语化第86-89页
   ·戏剧语言的个性化第89-93页
   ·戏剧辞格的翻译第93-101页
     ·双关谐语的翻译第93-98页
     ·矛盾修辞法的翻译第98-101页
   ·戏剧的舞台效果第101-104页
   ·戏剧文化元素的翻译第104-107页
   ·结语第107-109页
第4章 诗剧的翻译《哈姆雷特》多译本比较第109-125页
   ·绪论第109-110页
   ·诗剧译者的修养第110-111页
   ·译文对原作形式的亦步亦趋第111-114页
   ·译文对形式的忠实与戏剧人物塑造的关系第114-117页
   ·译文对原文多变的语体风格的传达第117-121页
   ·译文的可上演性第121页
   ·结语第121-125页
第5章 文化背景的翻译中国戏剧舞台上的莎剧第125-135页
   ·戏剧译本融入接受端戏剧体系的策略第125-126页
   ·莎剧在中国的归化译介第126-135页
     ·以话剧形式演出“中国化”的莎剧第127-128页
     ·以中国传统的戏曲形式改编莎剧第128-135页
结论第135-138页
参考文献第138-143页

论文共1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N-烷基化壳聚糖转基因载体的研究
下一篇:我国非诉讼行政执行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