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2页 |
·研究背景 | 第13-17页 |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跨组织流动 | 第13-14页 |
·知识联盟的兴起 | 第14-15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5-17页 |
·研究对象 | 第17-19页 |
·知识联盟概念的界定 | 第17-18页 |
·知识转移概念的界定 | 第18页 |
·知识转移机制概念的界定 | 第18-19页 |
·研究意义 | 第19页 |
·实践意义 | 第19页 |
·理论意义 | 第19页 |
·研究流程与内容 | 第19-22页 |
·研究流程 | 第19-20页 |
·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及文献综述 | 第22-33页 |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2-24页 |
·交易成本理论 | 第22-23页 |
·企业知识理论 | 第23-24页 |
·关于知识转移的研究 | 第24-29页 |
·知识转移的定义 | 第24-25页 |
·知识转移的代表模型 | 第25-27页 |
·知识转移的机制 | 第27-29页 |
·联盟企业间的知识转移 | 第29页 |
·研究工具 | 第29-32页 |
·知识价值链理论 | 第29-31页 |
·演化博弈理论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3章 知识联盟中知识转移机制分析框架 | 第33-50页 |
·知识联盟中知识转移机制分析的总体框架 | 第33-34页 |
·理论基础 | 第33-34页 |
·基于价值链的知识转移机制分析框架 | 第34页 |
·知识输入端-知识联盟 | 第34-39页 |
·知识联盟的特征 | 第34-35页 |
·知识联盟形成原因 | 第35-37页 |
·知识联盟提供的知识转移功能 | 第37-38页 |
·知识联盟中知识输入的风险 | 第38-39页 |
·知识转移活动面 | 第39-45页 |
·知识联盟中知识流的内容与载体 | 第40-41页 |
·知识联盟中知识转移基本流程 | 第41-42页 |
·知识转移过程中的价值增值 | 第42-45页 |
·知识转移价值输出端 | 第45-49页 |
·知识联盟知识转移协同价值的生成 | 第45-46页 |
·知识共用效果 | 第46-47页 |
·知识互补效果 | 第47-48页 |
·知识同步效果 | 第48-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知识联盟中知识转移动力机制模型及其仿真 | 第50-68页 |
·运用演化博弈论分析知识联盟中知识转移动力机制的必要性 | 第50-52页 |
·知识联盟中知识转移的收益与成本 | 第50页 |
·运用演化博弈理论的可行性 | 第50-52页 |
·知识联盟中知识转移动力机制模型构建的理论基础 | 第52-55页 |
·基本假设 | 第52-53页 |
·概念界定 | 第53-55页 |
·无约束条件下的知识联盟中知识转移动力机制演化博弈模型 | 第55-59页 |
·博弈框架的确定 | 第55-57页 |
·模型求解 | 第57-59页 |
·参数分析 | 第59页 |
·联盟约束条件下的知识联盟中知识转移动力机制演化博弈模型 | 第59-62页 |
·博弈框架的确定 | 第59-60页 |
·模型求解 | 第60-62页 |
·知识联盟中知识转移动力机制的仿真 | 第62-67页 |
·MATLAB 历史以及特点 | 第62-63页 |
·MATLAB 演化博弈稳定性仿真 | 第63-64页 |
·无约束条件下的模型仿真 | 第64-67页 |
·联盟约束条件下的模型仿真 | 第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5章 知识联盟中知识转移过程机制模型及其仿真 | 第68-77页 |
·知识联盟的网络特性分析 | 第68-70页 |
·知识联盟的网络性 | 第68页 |
·知识联盟知识转移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68-70页 |
·知识联盟中知识转移过程机制模型建立 | 第70-72页 |
·模型的基本假设 | 第70-71页 |
·模型的构建 | 第71-72页 |
·知识联盟中知识转移过程机制模型的仿真 | 第72-76页 |
·模型的初始化 | 第72-74页 |
·系数改变对知识转移状态的影响 | 第74-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结论 | 第77-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