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理解性教学:对知识意义的追寻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1章 导言 | 第8-16页 |
·问题缘起 | 第9-11页 |
·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研究的兴起和进程 | 第11-13页 |
·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第13-14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4-15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6页 |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第2章 理解与意义 | 第16-25页 |
·理解与认识 | 第16-19页 |
·理解的涵义 | 第16-18页 |
·理解与认识 | 第18-19页 |
·理解与知识意义的关系 | 第19-23页 |
·“知识的意义”的内涵 | 第19-20页 |
·知识的意义产生的条件 | 第20-22页 |
·理解与知识的意义 | 第22-23页 |
·理解与教学意义的生成 | 第23-25页 |
第3章 客观主义认识论教学中知识意义的缺失 | 第25-35页 |
·客观主义认识论教学 | 第25-28页 |
·客观主义认识论教学的理论基础 | 第25-26页 |
·客观主义认识论教学的内涵及特征 | 第26-28页 |
·客观主义认识论教学中知识意义缺失的表现 | 第28-32页 |
·单一的思维方式限制了知识意义的生成 | 第28页 |
·与世界隔离的教学阻断意义生成的源泉 | 第28-30页 |
·一元化取向的课程评价对知识意义的漠视 | 第30页 |
·二元对立的人际关系阻碍了意义的交流 | 第30-32页 |
·客观主义认识论教学中知识意义缺失的原因分析 | 第32-35页 |
·从客观主义认识论方面来看 | 第32-33页 |
·从客观主义知识观方面来看 | 第33-35页 |
第4章 理解性教学对知识意义的追寻 | 第35-43页 |
·理解性教学 | 第35-39页 |
·理解性教学的理论基础 | 第35-36页 |
·理解性教学的涵义及特点 | 第36-39页 |
·知识意义的追寻 | 第39-43页 |
·追寻知识意义的努力 | 第39-40页 |
·追寻知识意义的方式 | 第40页 |
·理解性教学重建知识的意义 | 第40-43页 |
第5章 追寻知识意义的理解性教学模式及对策 | 第43-57页 |
·追寻知识意义的理解性教学模式 | 第44-51页 |
·追寻自然知识意义的理解性及教学模式 | 第44-46页 |
·追寻人文知识意义的理解性教学模式 | 第46-48页 |
·追寻社会知识意义的理解性教学模式 | 第48-51页 |
·追寻知识意义的策略 | 第51-57页 |
·更新教师观念 | 第51-52页 |
·改革教学评价 | 第52-54页 |
·建构知识与生活的关联 | 第54-57页 |
结语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附录 | 第60-61页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第61-62页 |
后记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