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26页 |
·适应及学校适应的理论综述 | 第9-15页 |
·心理学领域中适应的定义 | 第9-10页 |
·本研究中学校适应的概念界定 | 第10页 |
·学校适应的结构及测量 | 第10-12页 |
·影响学校适应的相关因素综述 | 第12-15页 |
·依恋 | 第15-18页 |
·依恋的理论 | 第15-18页 |
·依恋和学校适应的关系 | 第18页 |
·情绪智力 | 第18-23页 |
·情绪智力的概念 | 第19-20页 |
·情绪智力的理论 | 第20-22页 |
·情绪智力和适应的关系 | 第22-23页 |
·依恋品质和情绪智力之关系 | 第23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23-24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4-26页 |
·研究目的 | 第24页 |
·研究意义 | 第24-26页 |
2 研究方法 | 第26-30页 |
·研究对象 | 第26页 |
·研究工具 | 第26-28页 |
·大学新生学校适应自评量表 | 第26页 |
·依恋问卷 | 第26-27页 |
·情绪智力问卷 | 第27-28页 |
·研究方法 | 第28-29页 |
·数据统计分析 | 第29-30页 |
3 研究结果 | 第30-43页 |
·大学新生学校适应的特点 | 第30-32页 |
·大学新生学校适应的基本情况 | 第30页 |
·大学新生学校适应的多因素方差分析 | 第30-32页 |
·大学新生亲子和同伴依恋的特点 | 第32-36页 |
·大学新生亲子依恋的特点 | 第32-33页 |
·大学新生同伴依恋的特点 | 第33-36页 |
·大学新生情绪智力的特点 | 第36-38页 |
·大学新生情绪智力的基本情况 | 第36页 |
·大学新生情绪智力的多因素方差分析 | 第36-38页 |
·大学新生依恋、情绪智力和学校适应的关系 | 第38-43页 |
·大学新生依恋、情绪智力和学校适应的相关分析 | 第38页 |
·大学新生依恋、情绪智力和学校适应的复回归分析 | 第38-40页 |
·大学新生依恋、情绪智力和学校适应的关系模型建构 | 第40-43页 |
4 分析讨论 | 第43-49页 |
·大学新生学校适应的特点 | 第43-44页 |
·大学新生学校适应的基本情况 | 第43页 |
·不同性别的大学新生在学校适应上的差异分析 | 第43页 |
·不同专业的大学新生在学校适应上的差异分析 | 第43-44页 |
·开始住校时间不同的大学新生在学校适应上的差异分析 | 第44页 |
·大学新生亲子和同伴依恋的特点 | 第44-45页 |
·大学新生亲子依恋的特点 | 第44-45页 |
·大学新生同伴依恋的特点 | 第45页 |
·大学新生情绪智力的特点 | 第45-46页 |
·大学新生依恋、情绪智力和学校适应的关系 | 第46-48页 |
·大学新生依恋、情绪智力和学校适应的相关分析 | 第46-47页 |
·大学新生依恋、情绪智力和学校适应的路径分析 | 第47页 |
·情绪智力的中介作用 | 第47-48页 |
·本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第48-49页 |
5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6页 |
附录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