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化学论文

微信公众平台辅助初中化学实验设计及实践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10-22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7页
        1.1.1 微信公众平台在基础教育中的应用第10-11页
        1.1.2 科教版初中化学教科书(上、下册)中化学实验内容分析第11-12页
        1.1.3 初中化学实验的教学现状第12-17页
    1.2 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第17-19页
        1.2.1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第17-18页
        1.2.2 微信公众平台应用于化学实验教学的研究第18-19页
        1.2.3 文献综述的启示第19页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9-20页
        1.3.1 研究目的第19页
        1.3.2 研究意义第19-20页
    1.4 研究方法和路径第20-22页
        1.4.1 研究方法第20页
        1.4.2 研究路径第20-22页
2.理论依据与可行性分析第22-27页
    2.1 概念界定第22-24页
        2.1.1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设计第22页
        2.1.2 微信公众平台及其功能第22-23页
        2.1.3 微信公众平台辅助初中化学实验的教学模式第23页
        2.1.4 研究范围第23-24页
    2.2 理论基础第24-25页
        2.2.1 自主学习理论第24页
        2.2.2 建构主义理论第24-25页
    2.3 微信公众平台辅助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可行性第25-27页
        2.3.1 经济成本低和技术操作简便第25页
        2.3.2 网络的便捷、学科资源的丰富第25页
        2.3.3 教师队伍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第25页
        2.3.4 部分实验适合用微信公众平台辅助的教学模式第25-26页
        2.3.5 前期工作第26-27页
3 微信公众平台辅助初中化学实验的教学设计第27-37页
    3.1 微信公众平台辅助初中化学实验的教学设计第27-31页
        3.1.1 课前教学环节设计第27-28页
        3.1.2 课中教学环节设计第28-29页
        3.1.3 课后教学环节设计第29-31页
    3.2 微信公众平台辅助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实施流程第31-35页
        3.2.1 平台构建第31-32页
        3.2.2 资源整合第32-33页
        3.2.3 资源发布第33-34页
        3.2.4 效果反馈第34-35页
    3.3 微信公众平台辅助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应用第35-37页
        3.3.1 实施建议第35页
        3.3.2 教学案例的选取及实验目的第35-37页
4 微信公众平台辅助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案例实施第37-49页
    4.1 案例1—浓硫酸的特性(强腐蚀性)第37-39页
        4.1.1 课前准备第37-38页
        4.1.2 课堂教学第38页
        4.1.3 课后安排第38-39页
    4.2 案例2—一氧化碳的还原性(有毒)第39-41页
        4.2.1 课前准备第39-40页
        4.2.2 课堂教学第40页
        4.2.3 课后安排第40-41页
    4.3 案例3—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有腐蚀性、实验现象不明显)第41-43页
        4.3.1 课前准备第41页
        4.3.2 课堂教学第41-42页
        4.3.3 课后安排第42-43页
    4.4 案例4—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生成污染物、实验现象不明显)第43-46页
        4.4.1 课前准备第43-44页
        4.4.2 课堂教学第44-45页
        4.4.3 课后安排第45-46页
    4.5 案例5—探究二氧化碳制取与性质(家庭小实验)第46-49页
        4.5.1 课前准备第46-47页
        4.5.2 课堂教学第47-48页
        4.5.3 课后安排第48-49页
5 实践结果分析与研究结论第49-55页
    5.1 实践结果分析第49-52页
        5.1.1 学生成绩分析第49-50页
        5.1.2 微信公众平台辅助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实施情况分析第50-52页
    5.2 研究结论第52页
    5.3 教学建议第52-53页
    5.4 不足与展望第53-55页
        5.4.1 存在的不足第53-54页
        5.4.2 展望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57页
附录1 学生调查问卷第57-59页
附录2 教师访谈提纲第59-60页
附录3 检测试题第60-63页
附录4 实验班检测成绩第63页
附录5 对照班检测成绩第63-64页
附录6 微信公众平台辅助化学实验教学实施情况调查问卷第64-66页
致谢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重组抗CD52抗体的结构、功能以及两种发酵工艺的对比研究
下一篇:基于视觉运动特征的群体视频分析与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