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1. 绪论 | 第7-1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8-12页 |
1.2.1 开发区科技综合体内涵研究 | 第8-9页 |
1.2.2 开发区科技综合体发展战略研究 | 第9-11页 |
1.2.3 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现状研究 | 第11页 |
1.2.4 文献综述总结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2-1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2. 核心概念及相关理论 | 第13-17页 |
2.1 科技综合体相关概念 | 第13-14页 |
2.1.1 科技综合体内涵 | 第13页 |
2.1.2 科技综合体构成要素 | 第13-14页 |
2.2 相关理论 | 第14-17页 |
2.2.1 战略管理理论 | 第14-16页 |
2.2.2 产业集聚理论 | 第16页 |
2.2.3 公共政策评估理论 | 第16-17页 |
3. 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智谷科技综合体发展现状及分析 | 第17-29页 |
3.1 智谷科技综合体基本情况介绍 | 第17-18页 |
3.1.1 智谷科技综合体概况 | 第17页 |
3.1.2 开发区科技综合体的发展特点 | 第17-18页 |
3.2 智谷科技综合体的发展历程 | 第18-20页 |
3.2.1 起步初创阶段 | 第18-19页 |
3.2.2 形成发展阶段 | 第19页 |
3.2.3 充实成熟阶段 | 第19-20页 |
3.3 智谷科技综合体发展的重要意义 | 第20-21页 |
3.3.1 扬州市适应产业变革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 | 第20页 |
3.3.2 扬州市优化城市战略布局的重要举措 | 第20页 |
3.3.3 推动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开发的内生诉求 | 第20-21页 |
3.4 智谷科技综合体发展现状的PEST-SWOT分析 | 第21-27页 |
3.4.1 PEST分析法及SWOT分析法介绍 | 第21-23页 |
3.4.2 智谷科技综合体目前的战略现状 | 第23页 |
3.4.3 智谷科技综合体的PEST- SWOT分析 | 第23-27页 |
3.5 基于模型的SWOT定性分析及战略选择 | 第27-29页 |
3.5.1 战略分析 | 第27-28页 |
3.5.2 战略选择 | 第28-29页 |
4. 国内外先进科技综合体发展的主要做法与启示 | 第29-39页 |
4.1 国内开发区科技综合体的主要做法 | 第29-33页 |
4.2 国外先进科技综合体的主要做法 | 第33-37页 |
4.3 经验与借鉴 | 第37-39页 |
5. 扬州经济开发区科技综合体发展定位与战略措施 | 第39-44页 |
5.1 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综合体的发展定位 | 第39页 |
5.2 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综合体的发展目标 | 第39-40页 |
5.3 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综合体的战略措施 | 第40-42页 |
5.4 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保障措施 | 第42-44页 |
6. 结论 | 第44-46页 |
6.1 本文结论 | 第44页 |
6.2 研究不足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