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可视化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研究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一、研究的背景 | 第11-13页 |
(一)时代发展的要求 | 第11-12页 |
(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 第12页 |
(三)核心素养的要求 | 第12-13页 |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3-14页 |
(一)研究的目的 | 第13页 |
(二)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四、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 第17-18页 |
(一)研究的思路 | 第17页 |
(二)研究的方法 | 第17-18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8-26页 |
一、相关概念 | 第18-21页 |
(一)可视化的概念 | 第18-19页 |
(二)课堂数据可视化 | 第19页 |
(三)知识可视化 | 第19-20页 |
(四)思维可视化 | 第20-21页 |
二、思维可视化在教学中实施的基础理论 | 第21-26页 |
(一)视觉理论 | 第21-22页 |
(二)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 第22-23页 |
(三)奥苏泊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 | 第23-24页 |
(四)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第24-25页 |
(五)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25-26页 |
第三章 高中化学中实现思维可视化的现状分析 | 第26-43页 |
一、调查的设计 | 第26-27页 |
(一)调查目的 | 第26页 |
(二)调查对象 | 第26页 |
(三)调查方法 | 第26-27页 |
二、学生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 | 第27-35页 |
(一)数据处理 | 第27-28页 |
(二)信效度分析与维度划分 | 第28-32页 |
(三)性别与实现思维可视化认知及应用情况的分析 | 第32-33页 |
(四)成绩与实现思维可视化应用情况的分析 | 第33-34页 |
(五)兴趣与实现思维可视化应用情况的分析 | 第34-35页 |
三、教师调查问卷的数据分析 | 第35-41页 |
(一)数据处理 | 第35-36页 |
(二)信效度分析与维度划分 | 第36-38页 |
(三)性别与实现思维可视化认知及应用情况的分析 | 第38-39页 |
(四)教龄与实现思维可视化认知及应用情况的分析 | 第39-41页 |
(五)任教班级数量与实现思维可视化应用情况的分析 | 第41页 |
四、分析结果总结 | 第41-43页 |
第四章 思维可视化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 第43-65页 |
一、教学工作中实现思维可视化的准备策略 | 第43-48页 |
(一)改善教学环境,丰富教学资源 | 第43-44页 |
(二)提高教学意识,转变教学理念 | 第44页 |
(三)开展相关课程,提升教师能力 | 第44-47页 |
(四)进行多元评价,提高教学效率 | 第47-48页 |
二、教学环节中实现思维可视化的设计策略 | 第48-57页 |
(一)新课导学中实现思维可视化的设计 | 第48-50页 |
(二)实验课活动中实现思维可视化的设计 | 第50-52页 |
(三)复习课总结中实现思维可视化的设计 | 第52-55页 |
(四)习题课讲解中实现思维可视化的设计 | 第55-57页 |
三、教学内容中实现思维可视化的应用策略 | 第57-65页 |
(一)化学概念知识中实现思维可视化的应用 | 第57-59页 |
(二)化学原理知识中实现思维可视化的应用 | 第59-61页 |
(三)元素化合物知识中实现思维可视化的应用 | 第61-65页 |
结论与反思 | 第65-67页 |
一、研究的主要成果 | 第65-66页 |
二、研究的不足与反思 | 第66-67页 |
注释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附录 | 第71-75页 |
附录1 | 第71-73页 |
附录2 | 第73-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