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骨酶解液的乳酸菌发酵研究
摘要 | 第8-10页 |
前言 | 第10-16页 |
1 畜禽骨利用现状 | 第10-11页 |
1.1 骨的营养价值 | 第10页 |
1.2 骨的利用现状 | 第10-11页 |
2 骨的降解利用方法 | 第11页 |
2.1 酸解法 | 第11页 |
2.2 碱解法 | 第11页 |
2.3 酶解法 | 第11页 |
2.4 微生物发酵法 | 第11页 |
3 乳酸菌发酵骨粉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4 骨肽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4.1 骨肽的生理功能 | 第12-13页 |
4.2 骨肽饮品的开发现状 | 第13页 |
5 钙与机体健康 | 第13-14页 |
6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7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第一章 发酵菌剂中乳酸菌的分离与鉴定 | 第16-26页 |
1 材料 | 第16-17页 |
1.1 乳酸菌发酵剂 | 第16页 |
1.2 培养基 | 第16页 |
1.3 试剂 | 第16页 |
1.4 仪器设备 | 第16-17页 |
2 方法 | 第17页 |
2.1 乳酸菌发酵剂的活化 | 第17页 |
2.2 形态观察 | 第17页 |
2.3 生理生化鉴定 | 第1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7-24页 |
3.1 形态观察 | 第17-21页 |
3.2 生理生化实结果 | 第21-24页 |
4 小结 | 第24-26页 |
第二章 产蛋白酶乳酸菌菌株的筛选 | 第26-34页 |
1 材料 | 第26-27页 |
1.1 乳酸菌菌株 | 第26页 |
1.2 培养基 | 第26页 |
1.3 试剂 | 第26页 |
1.4 仪器设备 | 第26-27页 |
2 方法 | 第27-29页 |
2.1 培养方法 | 第27页 |
2.2 制备粗酶液 | 第27页 |
2.3 蛋白酶活力测定 | 第27页 |
2.4 瑞士乳杆菌培养条件的确定 | 第27-28页 |
2.5 其他乳酸菌菌株优化条件确定 | 第28-2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9-33页 |
3.1 瑞士乳杆菌产酶初优化试验结果 | 第29-32页 |
3.2 其他乳酸菌菌株单因素试验结果 | 第32页 |
3.3 各乳酸菌产酶活力比较 | 第32-33页 |
4 小结 | 第33-34页 |
第三章 乳酸菌驯化及发酵羊骨酶解液条件的优化 | 第34-63页 |
1 材料 | 第34-35页 |
1.1 菌株 | 第34页 |
1.2 原料与试剂 | 第34页 |
1.3 仪器 | 第34-35页 |
2 方法 | 第35-37页 |
2.1 羊骨酶解液的制备 | 第35页 |
2.2 菌株的驯化 | 第35页 |
2.3 多肽生成总量的测定 | 第35页 |
2.4 短肽得率的测定 | 第35-36页 |
2.5 钙离子测定 | 第36页 |
2.6 羟脯胺酸(Hyp)含量测定 | 第36页 |
2.7 体外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 第36页 |
2.8 乳酸菌活菌数测定 | 第36-37页 |
2.9 响应面分析 | 第37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7-60页 |
3.1 戊糖片球菌发酵条件的响应面分析优化 | 第37-44页 |
3.2 植物乳杆菌发酵条件的响应面分析优化 | 第44-50页 |
3.3 瑞士乳杆菌发酵条件的响应面分析优化 | 第50-55页 |
3.4 发酵对水解指标及游离钙离子的影响 | 第55-58页 |
3.5 发酵对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第58-60页 |
4 本章讨论 | 第60-61页 |
5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四章 羊骨多肽补钙饮品的制备 | 第63-71页 |
1 材料 | 第63页 |
1.1 原材料 | 第63页 |
1.2 主要试剂 | 第63页 |
1.3 仪器与设备 | 第63页 |
2 方法 | 第63-64页 |
2.1 苦味脱除 | 第63页 |
2.2 风味配方的确定 | 第63-64页 |
2.3 稳定剂配方的确定 | 第64页 |
2.4 饮料感官和稳定性测定 | 第64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64-70页 |
3.1 不同材料掩蔽脱苦的效果 | 第64-65页 |
3.2 联合掩蔽脱苦的效果 | 第65页 |
3.3 风味配方的确定 | 第65-68页 |
3.4 稳定剂配方的确定 | 第68-69页 |
3.5 饮品感官评价 | 第69-70页 |
4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第71-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Abstract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