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生产管理论文--企业技术管理论文

创业导向与新创企业绩效--一个多重中介及调节性效应模型

摘要第4-10页
abstract第10-17页
第1章 绪论第23-43页
    1.1 研究背景第23-28页
        1.1.1 实践背景第23-25页
        1.1.2 理论背景第25-28页
    1.2 研究意义第28-32页
        1.2.1 实践意义第29-30页
        1.2.2 理论意义第30-32页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第32-37页
        1.3.1 研究内容第32-35页
        1.3.2 论文结构第35-37页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第37-43页
        1.4.1 研究方法第37-40页
        1.4.2 研究思路第40-43页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第43-85页
    2.1 与本文相关的基本理论第43-60页
        2.1.1 战略管理理论第43-47页
        2.1.2 资源基础观第47-53页
        2.1.3 企业能力理论第53-60页
    2.2 相关研究述评第60-83页
        2.2.1 创业导向相关研究第60-65页
        2.2.2 市场导向相关研究第65-72页
        2.2.3 学习导向相关研究第72-74页
        2.2.4 学习能力相关研究第74-79页
        2.2.5 市场预测能力相关研究第79-80页
        2.2.6 创业绩效相关研究第80-81页
        2.2.7 相关研究述评第81-83页
    2.3 本章小结第83-85页
第3章 理论模型构建与假设提出第85-123页
    3.1 变量的内涵及维度第85-99页
        3.1.1 创业导向的内涵及维度第85-88页
        3.1.2 市场导向的内涵及维度第88-90页
        3.1.3 学习导向的内涵及维度第90-92页
        3.1.4 学习能力的内涵及维度第92-95页
        3.1.5 市场预测能力的内涵及维度第95-96页
        3.1.6 新创企业绩效的内涵及维度第96-99页
    3.2 理论模型构建第99-105页
        3.2.1 创业导向与绩效的关系第100-101页
        3.2.2 市场导向、学习导向的中介效应分析第101-103页
        3.2.3 市场预测能力在创业导向-市场导向-企业绩效间发挥的调节的中介效应第103-104页
        3.2.4 学习能力在创业导向-学习导向-企业绩效间发挥的调节的中介效应第104-105页
    3.3 研究假设的提出第105-120页
        3.3.1 创业导向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关系假设第106-107页
        3.3.2 市场导向和学习导向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关系假设第107-110页
        3.3.3 市场导向和学习导向在创业导向-新创企业绩效间的中介效应假设第110-113页
        3.3.4 市场预测能力和学习学心能力的调节效应假设第113-116页
        3.3.5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假设第116-120页
    3.4 本章小结第120-123页
第4章 研究设计第123-135页
    4.1 研究对象与调研流程第123-124页
        4.1.1 研究对象的选择第123页
        4.1.2 调研流程第123-124页
    4.2 调查问卷的设计第124-128页
        4.2.1 问卷设计原则及流程第124-125页
        4.2.2 调查问卷内容的确定第125-126页
        4.2.3 变量测量第126-128页
    4.3 预调研第128-129页
    4.4 统计分析方法介绍第129-132页
        4.4.1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第129-130页
        4.4.2 信度分析第130-131页
        4.4.3 效度分析第131页
        4.4.4 相关分析第131-132页
        4.4.5 回归分析第132页
    4.5 本章小结第132-135页
第5章 实证研究第135-155页
    5.1 数据收集与样本特征第135-137页
        5.1.1 数据收集第135-136页
        5.1.2 样本特征第136-137页
    5.2 信度和效度检验第137-144页
        5.2.1 信度分析第137-141页
        5.2.2 效度分析第141-144页
    5.3 实证分析第144-154页
        5.3.1 直接效应检验第145-146页
        5.3.2 中介效应检验第146-149页
        5.3.3 市场预测能力与学习能力的调节作用检验第149-151页
        5.3.4 市场预测能力与学习能力的调节的中介效应检验第151-154页
    5.4 本章小结第154-155页
第6章 结果讨论与启示第155-173页
    6.1 创业导向与新创企业绩效关系的讨论第155-157页
        6.1.1 创业导向对企业成长性绩效的影响第155-156页
        6.1.2 创业导向对企业获利性绩效的影响第156-157页
    6.2 市场导向、学习导向与新创企业绩效关系的讨论第157-158页
        6.2.1 市场导向对新创企业绩效影响的讨论第157页
        6.2.2 学习导向对新创企业绩效影响的讨论第157-158页
    6.3 市场导向和学习导向的中介作用的讨论第158-163页
        6.3.1 市场导向在创业导向和新创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讨论第158-159页
        6.3.2 学习导向在创业导向和新创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讨论第159-161页
        6.3.3 市场导向和学习导向的中介效应比较第161-163页
    6.4 市场预测能力和学习能力调节作用的讨论第163-166页
        6.4.1 市场预测能力对市场导向与新创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讨论第163-164页
        6.4.2 学习能力对学习导向与新创企业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讨论第164-166页
    6.5 有调节的中介效应的讨论第166-168页
        6.5.1 市场预测能力的调节的中介作用讨论第166页
        6.5.2 学习能力的调节的中介作用讨论第166-168页
    6.6 研究启示第168-170页
    6.7 本章小结第170-173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173-179页
    7.1 研究结论第173-174页
    7.2 本文的创新点第174-176页
    7.3 不足与展望第176-179页
参考文献第179-207页
附录第207-213页
    附录1 调研问卷第207-212页
    附录2 变量简写(缩写)表第212-213页
在读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213-215页
致谢第215-216页

论文共2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企业参与社会救助的模式研究--以AL公司参与社会救助的实践为例
下一篇:双元创新与新创企业绩效--基于多层级网络结构的联合调节效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