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6-24页 |
一、问题提出 | 第6-14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6-8页 |
(二)选题缘由 | 第8-10页 |
(三)概念界定 | 第10-12页 |
(四)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及意义 | 第12-14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4-22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18-22页 |
三、研究思路、方法、内容 | 第22-24页 |
(一)研究思路 | 第22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22-24页 |
(三)研究内容 | 第24页 |
第二章 中职学生顶岗实习的现状 | 第24-31页 |
一、顶岗实习学生安排的基本流程 | 第24-27页 |
二、顶岗实习企业所在地及基本情况 | 第27-29页 |
三、常见实习岗位及工作内容和环境 | 第29-30页 |
四、在专业实习指导教师的主要工作内容及要求 | 第30-31页 |
第三章 中职学生顶岗实习现状下的风险分析 | 第31-43页 |
一、顶岗实习问题的治理现状简述 | 第31-32页 |
(一)主要依托合同为当事方权益保障 | 第31页 |
(二)以实习申请书、实习责任书等文件明确相关职责 | 第31-32页 |
(三)相关危害发生后,协议协商为主要解决方式 | 第32页 |
二、顶岗实习学生实习风险案例分析 | 第32-43页 |
(一)典型案例 | 第32-35页 |
(二)风险归类 | 第35-36页 |
(三)原因分析 | 第36-43页 |
第四章 中职学生顶岗实习风险的规避对策建议 | 第43-51页 |
一、事前阶段的对策建议 | 第43-47页 |
(一)将顶岗实习风险隐患加入到新生入学教育之中 | 第43-44页 |
(二)建立有效的实习指导老师培训及在岗机制 | 第44-45页 |
(三)慎重选择顶岗实习合作单位 | 第45页 |
(四)加强校内阶段的顶岗实习安全意识教育 | 第45-46页 |
(五)完善学生顶岗实习的选择性及专业对口程度 | 第46-47页 |
二、事中阶段的对策建议 | 第47-49页 |
(一)建立有效的“校企”之间对学生顶岗实习指导的合作制度 | 第47页 |
(二)完善学生顶岗实习的各种合同等法律文件 | 第47页 |
(三)针对顶岗实习过程性阶段特点进行针对性的管理督导 | 第47-48页 |
(四)采取多种手段和方式做好风险的预防 | 第48页 |
(五)定期进行学生的思想意识教育和沟通 | 第48-49页 |
三、事后阶段的对策建议 | 第49-51页 |
(一)及时对不同的实习风险进行整理归纳 | 第49页 |
(二)针对性的分析和总结一些有代表性的风险类别 | 第49-50页 |
(三)拓展家长、学校、企业之间的沟通渠道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附录1 | 第53-54页 |
附录2 | 第54-55页 |
附录3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