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2-14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4-18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8-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主要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 | 第20-27页 |
·基本概念 | 第20-22页 |
·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 第20页 |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 第20-21页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 第21-22页 |
·相关理论 | 第22-27页 |
·福利经济学理论 | 第22-24页 |
·福利国家理论 | 第24-25页 |
·公共产品理论 | 第25页 |
·贫困循环理论 | 第25-27页 |
第3章 我国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现状研究 | 第27-38页 |
·我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27-29页 |
·农村合作医疗的萌芽时期 | 第27页 |
·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兴盛时期 | 第27-28页 |
·农村合作医疗的萎缩时期 | 第28页 |
·农村合作医疗的恢复、重建时期 | 第28-29页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与发展时期 | 第29页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产生背景 | 第29-31页 |
·农民医疗保障需求亟需得到满足 | 第29页 |
·医疗卫生体制迫切需要改革 | 第29-30页 |
·城乡经济与社会需要统筹协调发展 | 第30页 |
·社会公平与和谐社会的实现 | 第30-31页 |
·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现状 | 第31-38页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现状 | 第31-33页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问题 | 第33-35页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5-38页 |
第4章 国外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借鉴研究 | 第38-45页 |
·典型国家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 第38-42页 |
·巴西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 第38-39页 |
·印度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 第39-41页 |
·泰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 | 第41-42页 |
·典型国家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42-45页 |
·强化政府在农村医疗保障中的责任 | 第42-43页 |
·建立多层次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 | 第43页 |
·高度重视初级卫生保健 | 第43-44页 |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合作医疗保障体系 | 第44-45页 |
第5章 江阴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实证分析 | 第45-63页 |
·江阴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发展的相关政策 | 第45-47页 |
·组织管理 | 第45页 |
·基金筹集 | 第45-46页 |
·基金管理 | 第46页 |
·监督管理 | 第46页 |
·大病救助 | 第46-47页 |
·医疗机构管理 | 第47页 |
·江阴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综合评价 | 第47-56页 |
·参合情况 | 第47-48页 |
·基金筹集 | 第48-49页 |
·基金使用情况 | 第49-50页 |
·卫生服务利用 | 第50-52页 |
·费用控制情况 | 第52-53页 |
·受益面及受益程度 | 第53-55页 |
·参合农民费用负担 | 第55-56页 |
·江阴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主要成效 | 第56-59页 |
·实现了应保尽保,参合农民得到真正实惠 | 第56-57页 |
·坚持了政府的主导地位,提高了政府管理效率 | 第57页 |
·积极发挥市场作用,保险公司得到发展 | 第57-58页 |
·加强了对医疗机构的管理,推动了基层卫生事业的发展 | 第58页 |
·征、管、监三权分立,形成了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 | 第58页 |
·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建立起新农合信息系统 | 第58-59页 |
·江阴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59-60页 |
·市外定点医疗机构比重过大,影响到农民的实际受益 | 第59页 |
·缺乏稳定的筹资机制,财政压力越来越大 | 第59页 |
·保险公司参与新农合制度缺少必要的法律支持 | 第59-60页 |
·完善江阴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对策 | 第60-63页 |
·加强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 第60-61页 |
·建立稳定的新农合筹资机制 | 第61页 |
·健全新农合相关法律政策 | 第61-63页 |
第6章 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对策 | 第63-71页 |
·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应遵循的原则 | 第63-64页 |
·建立多层次的农村医疗保障制度体系 | 第64-67页 |
·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和引导 | 第67页 |
·健全多层次多渠道的筹资机制 | 第67页 |
·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 第67-68页 |
·加强新农合经办能力建设 | 第68-69页 |
·加强新农合基金的监管 | 第69-71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结论 | 第71页 |
·展望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