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4-31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4-16页 |
1.1.1 数学史的教育价值与意义 | 第14-15页 |
1.1.2 《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 第15-16页 |
1.1.3 核心素养理念的要求 | 第16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6-17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6-17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7页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1.3.1 教材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1.3.2 数学史概念界定 | 第18页 |
1.4 文献综述 | 第18-27页 |
1.4.1 HPM的历史渊源与发展状况 | 第18-22页 |
1.4.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2-24页 |
1.4.3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4-26页 |
1.4.4 总结述评 | 第26-27页 |
1.5 研究方案设计 | 第27-31页 |
1.5.1 研究对象 | 第27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1.5.3 研究思路 | 第28-29页 |
1.5.4 研究方法 | 第29-31页 |
2 理论基础 | 第31-35页 |
2.1 理论根源—历史发生原理 | 第31-33页 |
2.2 教材评价理论 | 第33-35页 |
3 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史内容的教学现状和编写意见调查 | 第35-46页 |
3.1 问卷调查 | 第35-37页 |
3.1.1 调查目的 | 第36页 |
3.1.2 调查对象选择 | 第36-37页 |
3.1.3 调查方法与过程 | 第37页 |
3.2 调查统计分析 | 第37-44页 |
3.2.1 教师对教材中数学史的认识与教学情况 | 第37-43页 |
3.2.2 学生对教材中数学史的认识与学习情况 | 第43-44页 |
3.3 调查结论与启示 | 第44-46页 |
4 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史内容编写情况的比较 | 第46-67页 |
4.1 内容特点 | 第46-52页 |
4.1.1 篇幅容量 | 第46-48页 |
4.1.2 选择分布 | 第48-52页 |
4.2 内容设计 | 第52-55页 |
4.2.1 设计模式 | 第52-53页 |
4.2.2 融入方式 | 第53-55页 |
4.3 呈现方式 | 第55-56页 |
4.3.1 呈现位置 | 第55-56页 |
4.3.2 信息载体 | 第56页 |
4.4 运用水平 | 第56-58页 |
4.5 具体案例的比较 | 第58-67页 |
4.5.1 七巧板 | 第58-59页 |
4.5.2 算盘 | 第59-61页 |
4.5.3 圆周率 | 第61-62页 |
4.5.4 哥德巴赫猜想 | 第62-63页 |
4.5.5 “鸡兔同笼”问题 | 第63-66页 |
4.5.6 小结 | 第66-67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67-74页 |
5.1 结论 | 第67-69页 |
5.2 建议 | 第69-74页 |
5.2.1 给教材编写者的建议 | 第69-71页 |
5.2.2 给教材使用者的建议 | 第71-74页 |
6 结束语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附录1 | 第78-80页 |
附录2 | 第80-82页 |
附录3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