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3 研究的特点与不足 | 第14-15页 |
1.4 研究设计 | 第15-16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1.5.1 农转居社区 | 第16页 |
1.5.2 婆媳关系 | 第16-17页 |
1.6 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1.6.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第17页 |
1.6.2 家庭沟通理论 | 第17页 |
1.6.3 社会学习理论 | 第17-19页 |
第2章 山东省汶上县X社区婆媳矛盾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19-31页 |
2.1 X社区的基本概况及婆媳关系概况 | 第19-21页 |
2.2 X社区婆媳矛盾的主要表现 | 第21-25页 |
2.2.1 生活卫生习惯方面的矛盾 | 第21-22页 |
2.2.2 财产及房屋产权方面的矛盾 | 第22-23页 |
2.2.3 消费方式方面的矛盾 | 第23-24页 |
2.2.4 教育方式方面的矛盾 | 第24-25页 |
2.3 X社区婆媳矛盾的深层次原因 | 第25-28页 |
2.3.1 成长环境和生活历程的差异 | 第25-26页 |
2.3.2 家庭地位认知差异 | 第26-27页 |
2.3.3 生活目标的差异 | 第27页 |
2.3.4 教育水平差异 | 第27-28页 |
2.4 X社区婆媳矛盾的不良后果 | 第28-31页 |
2.4.1 对家庭成员身心健康的影响 | 第28-29页 |
2.4.2 对第三代成长的影响 | 第29页 |
2.4.3 对家庭氛围的影响 | 第29页 |
2.4.4 对社区和谐风气的影响 | 第29-31页 |
第3章 山东省汶上县X社区婆媳矛盾的社会工作介入 | 第31-53页 |
3.1 社会工作介入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 第31-32页 |
3.2 个案介入服务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 第32-43页 |
3.2.1 接案与预估 | 第32-34页 |
3.2.2 个案介入方案设计 | 第34-43页 |
3.2.3 个案工作服务的评估 | 第43页 |
3.3 小组介入婆媳矛盾改善的服务方案与实施 | 第43-53页 |
3.3.1 小组活动的设计 | 第44-45页 |
3.3.2 组员的招募与实施 | 第45-49页 |
3.3.3 小组工作的评估 | 第49-53页 |
第4章 总结与反思 | 第53-61页 |
4.1 社会工作介入农转居社区婆媳矛盾的总结 | 第53-57页 |
4.1.1 社会工作介入农转居社区婆媳矛盾的有效性 | 第53-54页 |
4.1.2 与社区服务中心互相配合的重要性 | 第54-55页 |
4.1.3 社会工作评估的重要性 | 第55页 |
4.1.4 农转居社区社会工作介入婆媳矛盾的特殊性 | 第55-56页 |
4.1.5 社会工作介入过程中有效沟通的重要性 | 第56-57页 |
4.2 农转居社区社会工作介入婆媳矛盾的反思 | 第57-59页 |
4.2.1 社会工作者自身反思 | 第57页 |
4.2.2 社会工作介入深度反思 | 第57-58页 |
4.2.3 社会工作介入广度反思 | 第58页 |
4.2.4 多种社会工作方法结合进行介入 | 第58-59页 |
4.3 社会工作介入农转居社区婆媳矛盾的建议 | 第59-61页 |
附录A 问卷调查情况表 | 第61-62页 |
附录B 访谈提纲 | 第62-63页 |
附录C 个案访谈内容 | 第63-68页 |
附录D 小组活动计划 | 第68-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