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高校辅导员与班主任合力育人研究--以湖北经济学院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二、研究思路和内容第11页
    三、核心概念辨析第11-13页
    四、研究方法第13页
    五、文献综述第13-16页
第二章 辅导员与班主任的角色定位第16-29页
    一、辅导员与班主任的产生和发展第16-18页
    二、新时期国家对于高校辅导员与班主任的职责界定第18-19页
    三、湖北省对于高校辅导员的职责界定第19页
    四、地方高校对于高校辅导员与班主任的职责界定第19-22页
    五、辅导员与班主任的宏观角色定位第22-23页
    六、辅导员与班主任的微观角色定位第23-24页
    七、辅导员与班主任的职业特点第24-29页
        (一) 政治性第24-25页
        (二) 教育性第25页
        (三) 服务性第25-26页
        (四) 直接性第26-27页
        (五) 基层性第27页
        (六) 复杂性第27页
        (七) 繁琐性第27-29页
第三章 辅导员与班主任的特点分析——以湖北经济学院为例第29-39页
    一、性别结构第29-31页
        (一) 辅导员人数第29-30页
        (二) 班主任人数第30页
        (三) 特点分析第30-31页
    二、岗位结构第31-32页
        (一) 辅导员第31页
        (二) 班主任第31页
        (三) 特点分析第31-32页
    三、年龄结构第32-34页
        (一) 辅导员第32页
        (二) 班主任第32-33页
        (三) 特点分析第33-34页
    四、学历结构第34-35页
        (一) 辅导员第34页
        (二) 班主任第34-35页
        (三) 特点分析第35页
    五、学科结构第35-36页
        (一) 辅导员第35页
        (二) 班主任第35页
        (三) 特点分析第35-36页
    六、职称(职务)情况第36-37页
        (一) 辅导员第36页
        (二) 班主任第36页
        (三) 特点分析第36-37页
    七、培训情况第37-39页
第四章 辅导员与班主任合力育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第39-46页
    一、班主任工作受到的关注程度不够第41页
    二、辅导员与班主任管理机制不明确第41-42页
    三、辅导员与班主任分工不明,沟通不畅第42-43页
    四、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待遇制度有待改善第43-44页
    五、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不稳定第44页
    六、辅导员和班主任缺乏交流平台第44-46页
第五章 提升辅导员与班主任合力育人工作有效性的对策第46-58页
    一、加强制度建设,促进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合作第46-47页
    二、职责分明,提高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工作实效第47页
    三、保证待遇,夯实创新人才培养的物质保障建设第47-49页
    四、加强培训,强化培养,把好协作质量关第49-51页
        (一) 应建立和完善辅导员与班主任的培养制度第49页
        (二) 应组织辅导员与班主任的研修与培训第49-50页
        (三) 应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科学研究第50-51页
    五、建立沟通机制,增进辅导员—班主任—学生间交流第51-53页
    六、辅导员与班主任合力育人的具体措施第53-58页
        (一) 大一上学期,以“引导式”教育为主第53-54页
        (二) 大一下学期至大二上学期,以“说理式”教育为主第54页
        (三) 大二下学期至大三上学期,以“参与式”教育为主第54-55页
        (四) 大三下学期,以“授权式”教育为主第55页
        (五) 大四分流期,以“命令式”与“引导式”相结合第55-58页
第六章 结语第58-60页
    一、研究结论第58页
    二、研究展望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碘促进的碳氢键官能团化策略直接合成硫代酰胺及其衍生物
下一篇:高中地理综合思维素养培养策略研究--以必修1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