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物理论文

高中物理有效课堂小结的实践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8-16页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8-10页
        1.1.1 研究的背景第8页
        1.1.2 研究的意义第8-10页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0-11页
        1.2.1 研究内容第10页
        1.2.2 研究方法第10-11页
    1.3 相关研究综述第11-16页
        1.3.1 国外相关研究第11页
        1.3.2 国内相关研究第11-16页
第2章 本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第16-19页
    2.1 概念的界定第16页
    2.2 新课程理念第16-17页
    2.3 系统论理论第17页
    2.4 建构主义理论第17页
    2.5 教学最优化理论与有效教学理念第17-18页
    2.6 课的结束策略理念第18-19页
第3章 高中物理课堂小结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第19-31页
    3.1 调查问卷说明第19-20页
        3.1.1 调查对象选取第19页
        3.1.2 调查问卷内容设计第19-20页
    3.2 调查问卷统计分析第20-28页
        3.2.1 调查问卷(教师版)统计分析第20-23页
        3.2.2 调查问卷(学生版)统计分析第23-28页
    3.3 调查问卷结论分析第28-31页
第4章 高中物理课堂小结有效方法研究第31-46页
    4.1 与“物理核心素养”相适应的小结方法第31-38页
        4.1.1 与物理观念相适应的小结方法第31-34页
        4.1.2 与物理科学思维相适应的小结方法第34-36页
        4.1.3 与物理实验探究相适应的小结方法第36-38页
        4.1.4 与物理科学态度与责任相适应的小结方法第38页
    4.2 与不同物理课型相适应的小结方法第38-46页
        4.2.1 与物理概念课相适应的小结方法第38-39页
        4.2.2 与物理规律课相适应的小结方法第39-41页
        4.2.3 与物理习题课相适应的小结方法第41-42页
        4.2.4 与物理复习课相适应的小结方法第42-44页
        4.2.5 与物理实验课相适应的小结方法第44-46页
第5章 总结与展望第46-48页
    5.1 论文总结第46页
    5.2 特色与创新第46页
    5.3 反思与展望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附录表1第50-52页
附录表2第52-54页
致谢第54-57页
在校期间的科研情况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态美育”理念引入初中美术教学的实践研究
下一篇:主体课堂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