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33页 |
1.1 引言 | 第13-18页 |
1.2 GDI发动机发展过程及主要特点 | 第18-21页 |
1.3 发动机颗粒物排放生成机理及研究现状 | 第21-28页 |
1.3.1 发动机颗粒物排放的分类 | 第21-23页 |
1.3.2 发动机颗粒物排放的具体危害 | 第23-24页 |
1.3.3 发动机颗粒物排放的研究现状 | 第24-25页 |
1.3.4 发动机颗粒物生成机理 | 第25-28页 |
1.4 重整气作为发动机代用燃料的研究现状 | 第28-31页 |
1.4.1 氢气作为代用燃料的研究现状和重整气的制取方式 | 第28-30页 |
1.4.2 重整气在发动机上的应用 | 第30-31页 |
1.5 本文研究意义和内容 | 第31-33页 |
第2章 试验平台搭建及整体试验方案 | 第33-47页 |
2.1 试验平台概述 | 第33-40页 |
2.1.1 试验用发动机及整体台架 | 第33-35页 |
2.1.2 基于dSPACE开发的发动机控制系统 | 第35-37页 |
2.1.3 缸内燃烧采集系统和排放测试系统 | 第37-38页 |
2.1.4 发动机颗粒物排放测试系统 | 第38-40页 |
2.2 试验具体方案及主要参数定义 | 第40-45页 |
2.2.1 试验具体方案 | 第40-43页 |
2.2.2 数据分析中相关参数定义 | 第43-45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3章 重整气缸内直喷结合复合喷射对发动机燃烧特性和常规气体排放的影响 | 第47-75页 |
3.1 过量空气系数对缸内燃烧特性和常规气体排放的影响 | 第48-57页 |
3.1.1 过量空气系数对缸内燃烧状态的影响 | 第48-52页 |
3.1.2 过量空气系数对发动机动力性和循环变动的影响 | 第52-55页 |
3.1.3 过量空气系数对常规气体排放的影响 | 第55-57页 |
3.2 点火提前角对发动机燃烧和常规气体排放的影响 | 第57-64页 |
3.2.1 点火提前角对缸内燃烧状态的影响 | 第57-60页 |
3.2.2 点火提前角对发动机动力性和循环变动的影响 | 第60-62页 |
3.2.3 点火提前角对常规气体排放的影响 | 第62-64页 |
3.3 缸内喷射压力对发动机燃烧和常规气体排放的影响 | 第64-72页 |
3.3.1 缸内喷射压力对缸内燃烧状态的影响 | 第65-68页 |
3.3.2 缸内喷射压力对发动机动力性和循环变动的影响 | 第68-71页 |
3.3.3 缸内喷射压力对常规气体排放的影响 | 第71-7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72-75页 |
第4章 重整气缸内直喷结合复合喷射对发动机颗粒物排放的影响 | 第75-95页 |
4.1 过量空气系数对发动机颗粒物排放特性的影响 | 第75-84页 |
4.1.1 过量空气系数对各类型微粒总数的影响 | 第75-81页 |
4.1.2 过量空气系数对粒径分布的影响 | 第81-84页 |
4.2 点火提前角对发动机颗粒物排放特性的影响 | 第84-89页 |
4.2.1 点火提前角对各类型微粒总数的影响 | 第85-88页 |
4.2.2 点火提前角对粒径分布的影响 | 第88-89页 |
4.3 缸内喷射压力对发动机颗粒物排放特性的影响 | 第89-92页 |
4.3.1 缸内喷射压力对各类型微粒总数的影响 | 第89-92页 |
4.3.2 缸内喷射压力对粒径分布的影响 | 第9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92-95页 |
第5章 不同工况点和不同喷油分配比例对发动机颗粒物排放特性的影响 | 第95-109页 |
5.1 不同工况点对发动机颗粒物排放的影响 | 第97-101页 |
5.1.1 转速和负荷对各类型微粒总数的影响 | 第97-100页 |
5.1.2 转速和负荷对具体粒径分布的影响 | 第100-101页 |
5.2 不同喷油分配比例对发动机颗粒物排放的影响 | 第101-106页 |
5.2.1 喷油分配比例对各类型微粒总数的影响 | 第102-105页 |
5.2.2 喷油分配比例对具体粒径分布的影响 | 第105-106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106-109页 |
第6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第109-113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109-111页 |
6.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111页 |
6.3 工作展望 | 第111-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29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129-131页 |
致谢 | 第131-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