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视野下长白山森林号子文化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长白山森林号子的背景与源流 | 第9-13页 |
第一节 长白山地区优越的的自然秉赋 | 第9-10页 |
第二节 长白山森林文化的社会背景 | 第10-12页 |
第三节 “号子头”的历史传说 | 第12-13页 |
第二章 长白山森林号子发展历程 | 第13-19页 |
第一节 长白山森林号子的起源 | 第13-14页 |
第二节 长白山森林号子的发展阶段 | 第14-17页 |
第三节 长白山森林号子呈现在世界舞台 | 第17-19页 |
第三章 长白山森林号子的文化特征 | 第19-25页 |
第一节 独特的长白山森林地域性 | 第19-20页 |
第二节 文化多样性带来的多元特征 | 第20-21页 |
第三节 东北民俗文化的熏陶 | 第21-23页 |
第四节 关东独特地域人文精神特质 | 第23-25页 |
第四章 长白山森林号子的文化价值 | 第25-33页 |
第一节 永恒的历史民俗价值 | 第25-27页 |
第二节 文化精神的遗产价值 | 第27-28页 |
第三节 东北民俗文化的社会价值 | 第28-29页 |
第四节 独特的审美音乐艺术价值 | 第29-33页 |
第五章 长白山森林号子的保护与传承 | 第33-40页 |
第一节 新时代的呼唤与非遗的确立 | 第33-35页 |
第二节 长白山森林号子的保护手段与措施 | 第35-37页 |
第三节 长白山森林号子的传承展望 | 第37-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