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材民俗文化书写研究--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为例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3页 |
第一节 论文选题的背景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课题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第三节 课题研究方法、创新及难点 | 第11-13页 |
第一章 中学语文教材中民俗文化书写 | 第13-28页 |
第一节 民俗、民俗文化及其范围问题 | 第13-16页 |
一、民俗的定义 | 第13-14页 |
二、民俗文化及其范围问题 | 第14-16页 |
第二节 中学语文教材中民俗文化的书写情况 | 第16-28页 |
一、教材中民俗生产方式的书写情况 | 第16-21页 |
二、民俗书写在教材中的存在形态(或方式) | 第21-23页 |
三、教材选文改革前后的民俗书写情况 | 第23-28页 |
第二章 中学语文教材中民俗文化的功能 | 第28-37页 |
第一节 民俗文化的文化认识功能 | 第28-32页 |
一、丰富民俗文化知识,开拓中学生的视野 | 第28-30页 |
二、诵读经典著作的民俗段落,重视文化知识积累 | 第30-31页 |
三、习得祖国语言文字习俗,领悟经典文化内涵 | 第31-32页 |
第二节 民俗文化的文化价值功能 | 第32-37页 |
一、学习民俗文化,健全学生人格 | 第33-34页 |
二、继承民俗文化,构建人文共同体 | 第34-35页 |
三、发展民俗文化,彰显民族文化特色 | 第35-37页 |
第三章 中学语文教材中民俗文化书写的问题 | 第37-45页 |
第一节 新课标与编写者重视民俗文化书写程度不够 | 第37-39页 |
一、新课标对民俗教学重点体现不突出 | 第37-38页 |
二、教材编写者对民俗文化书写指向不明确 | 第38页 |
三、新课标与编写者对民俗文化的弱势所产生的影响 | 第38-39页 |
第二节 教材对民俗文化书写缺乏规范性 | 第39-41页 |
一、教材内容的零散性 | 第39-40页 |
二、教材篇目的单一性 | 第40-41页 |
三、教材结构的杂乱性 | 第41页 |
第三节 教材对民俗教学引导不足 | 第41-45页 |
一、教材单元教学目标设置不明确 | 第42页 |
二、教材注释中存在着若干问题 | 第42-43页 |
三、教材课后练习题中缺少实践拓展训练 | 第43-45页 |
第四章 中学语文教材中民俗文化书写问题的解决策略 | 第45-51页 |
第一节 新课标和教材编写者要重视民俗文化 | 第45-46页 |
一、新课标要重视民俗文化 | 第45页 |
二、教材编写者要重视民俗文化 | 第45-46页 |
第二节 教材要体现民俗文化书写的规范性 | 第46-47页 |
一、教材内容的单元化 | 第46-47页 |
二、教材篇目的比例合理化 | 第47页 |
三、教材结构的规律化 | 第47页 |
第三节 教材民俗文化书写要注重校本资源开发 | 第47-48页 |
一、校本教材开发要体现出特色性 | 第47-48页 |
二、校本教材要与课外阅读相结合 | 第48页 |
第四节 教材中民俗文化书写对教师和学生要注重引导 | 第48-51页 |
一、教材单元教学目标设置要明确 | 第48-49页 |
二、教材注释要准确、恰当、合理 | 第49页 |
三、教材课后练习题要注重实践拓展训练 | 第49-50页 |
四、教材要注重民俗文化的创新 | 第50-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附录 | 第54-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