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体育论文

高中体育模块教学法的应用调查研究--以济宁地区高中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前言第9-13页
    1.1 选题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1-13页
2 文献综述第13-17页
    2.1 模块教学法的定义第13-14页
        2.1.1 模块教学的来源第13页
        2.1.2 模块教学法的定义第13-14页
    2.2 模块教学法的相关研究第14-17页
        2.2.1 国外模块教学法的相关研究第14-15页
        2.2.2 国内模块教学法的相关研究第15-17页
3 研究对象与方法第17-19页
    3.1 研究对象第17页
    3.2 研究方法第17-19页
        3.2.1 文献资料法第17页
        3.2.2 访谈法第17页
        3.2.3 问卷调查法第17-18页
        3.2.4 数据分析法第18-19页
4 研究结果与分析第19-35页
    4.1 济宁地区高中体育模块教学法的开展现状分析第19-22页
        4.1.1 模块教学项目的开展情况第19-20页
        4.1.2 师生对模块教学法的认识情况第20页
        4.1.3 教师专项技能的适应情况第20-21页
        4.1.4 模块教学法体育课的考评方式情况第21-22页
    4.2 济宁地区高中体育模块教学法的应用成效第22-27页
        4.2.1 促进了素质教育的贯彻落实第22-23页
        4.2.2 使优质师资更好地合理利用第23-24页
        4.2.3 提高了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第24页
        4.2.4 提高了学生体育技能的掌握程度第24-25页
        4.2.5 增强了教师的自我专业意识第25-26页
        4.2.6 对教师教育理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第26页
        4.2.7 提高了教师教学目的的明确性第26-27页
    4.3 济宁地区高中体育模块教学法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第27-32页
        4.3.1 基础设施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第27-28页
        4.3.2 教师的专业技能存在不足第28-30页
        4.3.3 教师教学目标不够明确第30-31页
        4.3.4 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功能认识不足第31-32页
    4.4 提高济宁地区模块教学法实施的有效性对策第32-35页
        4.4.1 转变管理者体育理念,优化体育教学环境第32页
        4.4.2 增强教师专业技能,提高模块教学法成效第32-33页
        4.4.3 明确教师教学目标,推动素质教育发展第33页
        4.4.4 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第33-35页
5 结论第35-37页
参考文献第37-40页
附录一第40-42页
附录二第42-43页
附录三第43-44页
附录四第44-45页
致谢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学语文教材民俗文化书写研究--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为例
下一篇:促进概念建构的建模教学设计研究--以烯烃概念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