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 第4页 |
前言 | 第6-7页 |
第一章 有关古筝的几点介绍 | 第7-11页 |
第一节 乐器的发展 | 第7-8页 |
一、中国的古筝 | 第7页 |
二、日本的古筝 | 第7-8页 |
三、筝在两国文化发展中的发展和变化 | 第8页 |
第二节 日本的三类主要古筝 | 第8-10页 |
一、关于十三絃筝 | 第8-9页 |
二、关于十七絃筝 | 第9页 |
三、二十絃筝(弦数为二十一) | 第9-10页 |
第三节 构造和因此产生的区别 | 第10-11页 |
一、弦 | 第10页 |
二、本体的长度 | 第10-11页 |
第二章 三种日本筝曲的分析 | 第11-39页 |
第一节 伊福部昭:《琵琶行》——为二十五絃筝而作 | 第11-24页 |
一、关于作曲家和作品结构构思 | 第11-13页 |
二、关于《琵琶行》的音乐分析 | 第13-23页 |
五、总结“琵琶行” | 第23-24页 |
第二节 《焰-HOMURA-》为十七絃筝独奏和五声部的十三絃筝而 | 第24-34页 |
一、作曲家沢井忠夫的介绍 | 第24页 |
二、“焰—HOMURA-”的分析 | 第24-34页 |
三、笔者理解的作品特点和作曲家的创作理念 | 第34页 |
第三节 唐建平创作的十三絃筝独奏作品《自鸣系列Ⅱ》 | 第34-39页 |
一、《自鸣系列Ⅱ》的主要构思 | 第34-35页 |
二、通过《自鸣系列Ⅱ》的具体片段,探究两国古筝的区别 | 第35-38页 |
三、总结《自鸣系列Ⅱ》 | 第38-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1页 |
后记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