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0-13页 |
1.1.1 国外地铁的发展 | 第10-11页 |
1.1.2 我国地铁的发展 | 第11-12页 |
1.1.3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动力学基本理论 | 第16-22页 |
2.1 多体系统动力学简介 | 第16页 |
2.2 多体动力学发展 | 第16页 |
2.3 多体动力学软件发展 | 第16-17页 |
2.4 SIMPACK软件的发展历程及应用 | 第17-19页 |
2.5 动力学评价指标 | 第19-21页 |
2.5.1 车体加速度 | 第19-20页 |
2.5.2 脱轨系数 | 第20-21页 |
2.5.3 轮重减载率 | 第21页 |
2.5.4 临界速度 | 第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22-41页 |
3.1 建立轮轨接触的方法 | 第22-24页 |
3.2 地铁A、B型车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第24-30页 |
3.3 地铁A、B型车之间的差异 | 第30-34页 |
3.3.1 车辆模型结构的差异 | 第30页 |
3.3.2 车体模态及线性临界速度的差异 | 第30-34页 |
3.3.3 非线性临界速度的差异 | 第34页 |
3.4 一些建模参数的说明 | 第34-40页 |
3.4.1 地铁车辆质量的选择 | 第34-36页 |
3.4.2 地铁模型仿真时间的选择 | 第36页 |
3.4.3 线路激励的选择 | 第36-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直线段车辆动力学性能分析 | 第41-89页 |
4.1 载客量对地铁A、B型车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1-50页 |
4.1.1 载客量对车体中心垂向位移的影响 | 第41-42页 |
4.1.2 载客量对车体垂向加速度的影响 | 第42-44页 |
4.1.3 载客量对轮轨间垂向力的影响 | 第44-48页 |
4.1.4 地铁A、B型车动力学性能差异分析 | 第48-50页 |
4.2 运行速度对地铁A、B型车辆动力学性能影响 | 第50-58页 |
4.2.1 运行速度对车体垂向加速度的影响 | 第50-53页 |
4.2.2 运行速度对轮轨间垂向力的影响 | 第53-56页 |
4.2.3 地铁A、B型车动力学性能差异分析 | 第56-58页 |
4.3 坡度对地铁A、B型车辆动力学性能影响 | 第58-67页 |
4.3.1 坡度对车体垂向加速度的影响 | 第59-62页 |
4.3.2 坡度对轮轨间垂向力的影响 | 第62-66页 |
4.3.3 地铁A、B型车动力学性能差异分析 | 第66-67页 |
4.4 轨道激励对地铁A、B型车辆动力学性能影响 | 第67-70页 |
4.4.1 轨道激励对车体垂向加速度的影响 | 第67-68页 |
4.4.2 轨道激励对轮轨间垂向力的影响 | 第68-70页 |
4.4.3 地铁A、B型车动力学性能差异分析 | 第70页 |
4.5 风力对地铁A、B型车辆动力学性能影响 | 第70-85页 |
4.5.1 风力对车体横移量的影响 | 第72-74页 |
4.5.2 风力对车体垂向加速度的影响 | 第74-76页 |
4.5.3 风力对轮轨间垂向力的影响 | 第76-80页 |
4.5.4 风力对脱轨系数的影响 | 第80-83页 |
4.5.5 地铁A、B型车动力学性能差异分析 | 第83-85页 |
4.6 摩擦系数对地铁A、B型车动力学性能影响 | 第85-87页 |
4.7 直线段地铁A、B型车动力学性能差异 | 第87-88页 |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第五章 曲线段动力学性能分析 | 第89-148页 |
5.1 载客量对地铁A、B型车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89-97页 |
5.1.1 载客量对车体中心横移量的影响 | 第89-90页 |
5.1.2 载客量对车体垂向加速度的影响 | 第90-91页 |
5.1.3 载客量对车体横向加速度的影响 | 第91-92页 |
5.1.4 载客量对轮轨间垂向力的影响 | 第92-94页 |
5.1.5 载客量对脱轨系数的影响 | 第94-96页 |
5.1.6 地铁A、B型车动力学性能差异分析 | 第96-97页 |
5.2 坡度对地铁A、B型车辆动力学性能影响 | 第97-105页 |
5.2.1 坡度对车体中心横向位移的影响 | 第97-98页 |
5.2.2 坡度对车体垂向加速度的影响 | 第98-99页 |
5.2.3 坡度对车体横向加速度的影响 | 第99-101页 |
5.2.4 坡度对轮轨间垂向力的影响 | 第101-102页 |
5.2.5 坡度对脱轨系数的影响 | 第102-104页 |
5.2.6 地铁A、B型车动力学性能差异分析 | 第104-105页 |
5.3 摩擦系数对地铁A、B型车辆动力学性能影响 | 第105-114页 |
5.3.1 摩擦系数对车体中心横向位移的影响 | 第105-106页 |
5.3.2 摩擦系数对车体垂向加速度的影响 | 第106-107页 |
5.3.3 摩擦系数对车体横向加速度的影响 | 第107-109页 |
5.3.4 摩擦系数对轮轨间垂向力的影响 | 第109-110页 |
5.3.5 摩擦系数对脱轨系数的影响 | 第110-113页 |
5.3.6 地铁A、B型车动力学性能差异分析 | 第113-114页 |
5.4 轨道激励对地铁A、B型车辆动力学性能影响 | 第114-120页 |
5.4.1 轨道激励对车体中心横向位移的影响 | 第114页 |
5.4.2 轨道激励对车体垂向加速度的影响 | 第114-115页 |
5.4.3 轨道激励对车体横向加速度的影响 | 第115-116页 |
5.4.4 轨道激励对轮轨间垂向力的影响 | 第116-117页 |
5.4.5 线路激励对脱轨系数的影响 | 第117-119页 |
5.4.6 地铁A、B型车动力学性能差异分析 | 第119-120页 |
5.5 负方向风力对地铁A、B型车辆动力学性能影响 | 第120-128页 |
5.5.1 风力对车体中心横向位移的影响 | 第120-121页 |
5.5.2 风力对车体垂向加速度的影响 | 第121-122页 |
5.5.3 风力对车体横向加速度的影响 | 第122-123页 |
5.5.4 风力对轮轨间垂向力的影响 | 第123-125页 |
5.5.5 风力对脱轨系数的影响 | 第125-127页 |
5.5.6 地铁A、B型车动力学性能差异分析 | 第127-128页 |
5.6 正方向风力对地铁A、B型车辆动力学性能影响 | 第128-136页 |
5.6.1 风力对车体中心横向位移的影响 | 第128-129页 |
5.6.2 风力对车体垂向加速度的影响 | 第129-130页 |
5.6.3 风力对车体横向加速度的影响 | 第130-132页 |
5.6.4 风力对轮轨间垂向力的影响 | 第132-133页 |
5.6.5 风力对脱轨系数的影响 | 第133-135页 |
5.6.6 地铁A、B型车动力学性能差异分析 | 第135-136页 |
5.7 曲线半径和速度对地铁A、B型车辆动力学性能影响 | 第136-146页 |
5.7.1 曲线半径和速度对车体中心横向位移的影响 | 第137页 |
5.7.2 曲线半径和速度对车体垂向加速度的影响 | 第137-139页 |
5.7.3 曲线半径和速度对车体横向加速度的影响 | 第139-140页 |
5.7.4 曲线半径和速度对轮轨间垂向力的影响 | 第140-143页 |
5.7.5 曲线半径和速度对脱轨系数的影响 | 第143-144页 |
5.7.6 地铁A、B型车动力学性能差异分析 | 第144-146页 |
5.8 曲线段地铁A、B型车动力学性能差异 | 第146-147页 |
本章小结 | 第147-148页 |
结论 | 第148-149页 |
参考文献 | 第149-15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51-152页 |
致谢 | 第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