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车辆工程论文--货车论文

轨道车辆货车车体振动疲劳的数值分析与试验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车辆结构疲劳评估方法研究第11-12页
    1.3 振动疲劳的研究第12-15页
        1.3.1 国外振动疲劳的研究第12-13页
        1.3.2 国内振动疲劳的研究第13-15页
    1.4 本文研究内容第15页
    本章小结第15-16页
第二章 车体疲劳评估方法及随机振动基本理论第16-34页
    2.1 引言第16页
    2.2 名义应力法的疲劳评估方法第16-24页
        2.2.1 基于BS标准的疲劳算法原理及评估标准第16-19页
        2.2.2 基于IIW标准的疲劳算法原理及评估标准第19-20页
        2.2.3 基于AAR标准的疲劳算法原理及评估标准第20-24页
    2.3 主S-N曲线法的疲劳评估方法第24-28页
        2.3.1 结构应力的定义及其内涵第24-26页
        2.3.2 主S-N曲线法的公式推导第26-28页
    2.4 随机振动基本理论第28-33页
        2.4.1 单自由度体系的动力问题第28-31页
        2.4.2 多自由度体系的动力问题第31-33页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三章 车体有限元强度及模态分析第34-48页
    3.1 引言第34页
    3.2 车体有限元模型第34-39页
        3.2.1 车体结构第34-36页
        3.2.2 简化几何模型第36-37页
        3.2.3 建立有限元模型第37-39页
    3.3 静强度分析第39-43页
        3.3.1 静强度工况第39-40页
        3.3.2 计算结果第40-43页
    3.4 车体的模态分析第43-47页
        3.4.1 模态分析理论基础第43-45页
        3.4.2 模态提取方法第45-46页
        3.4.3 模态分析第46-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 C70实验台数据处理及振动分析第48-58页
    4.1 引言第48页
    4.2 车体疲劳振动实验台数据分析第48-51页
        4.2.1 零漂处理第48页
        4.2.2 滤波处理第48-49页
        4.2.3 异常信号的处理第49-51页
    4.3 C70车体振动分析第51-57页
        4.3.1 瞬态分析计算第51页
        4.3.2 计算结果分析第51-57页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五章 振动疲劳分析第58-66页
    5.1 引言第58页
    5.2 动态结构应力法第58-59页
    5.3 疲劳理论第59页
        5.3.1 疲劳破坏特征第59页
        5.3.2 材料的疲劳极限第59页
    5.4 典型焊接接头疲劳分析第59-62页
        5.4.1 建立T型焊接接头第59-60页
        5.4.2 疲劳寿命对比分析结果第60-62页
    5.5 C70车体振动疲劳分析第62-65页
        5.5.1 有限元模型第62页
        5.5.2 评估点的选取第62-63页
        5.5.3 疲劳评估结果第63-65页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结论与展望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1页
附录A C70瞬态分析部分时间点测点应力第71-7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4-75页
致谢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铁A、B型车动力学性能对比分析
下一篇:牵引变流器二次脉动电压影响抑制的研究